“该做的,我都做了,但孩子就是不行,随他去吧。”这是一些家长在育子“失败”后的感慨,大有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的无奈。
想起一个朋友跟我说的一件事:她儿子不爱运动,身体协调性较差,于是她便带儿子参加了一个羽毛球的训练班。其中,有一个步伐,一般孩子两三天就能学会,但她孩子一周都没有学会,半个月后还是不行,最后连教练都没信心了,暗示她,孩子没这方面的资质,算了吧。
但朋友没有放弃,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每天晚上都要带着孩子去楼下练习步伐。练了半年,最后完全会了!
更让朋友惊喜的是,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也一下子跟了上去,打篮球、玩滑板、跑步,都很好,跟半年前的他判若两人。
一位小学老师告诉我,现在有些家长,如果孩子的习惯和学习成绩不好,就很焦虑,觉得自己该做的都做了,但孩子就是不行,只能佛系地静待“花开”了。
这位老师说,最让她觉得痛心和失望的是,作为老师的他们,从来没有放弃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但孩子的家长却不坚持,放弃了,怕见老师,不肯与老师沟通关于孩子的问题。
跟很多事一样,孩子的学习以及习惯养成,也容易进入瓶颈期。孩子进入到瓶颈期,家长不能也同频进入这个阶段,不再去帮助、鼓励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和孩子一起咬牙坚持,别人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21天不行,就42天、63天,甚至半年、一年……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