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能量

工作的文章(精选24篇)

分类:正能量时间:2023-01-15 16:11:02关键词:工作的文章

工作的文章(精选24篇)

幸福

文/张润晓

幸福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答案一直在变。

小时候,幸福是吃上一颗最爱的大白兔糖,是出门有一群小伙伴可以玩,是考出了理想的成绩,是盼了很久终于到来的假期,是妈妈外出带回的小吃……

后来,幸福是无意间读到一篇美文,是看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是看到喜欢的男孩子对自己微微一笑,是周末回家吃上妈妈包的热腾腾的饺子……生活中最平淡的事情就是幸福。

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不容易感到幸福了。终于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过山车,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快乐;以前看一场露天电影都会因感动哭得稀里哗啦的,现在即使坐在电影院里也不会觉得震撼;没工作的时候想着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我都能接受,拥有了一份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却开始抱怨工作辛苦;生病的时候感觉病好了就知足了,真的健康了却想要更多的东西。

曾经最爱的糖也品不出当初的味道了。我好像忘记了,曾经我是多么渴望拥有现在的一切: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真正拥有了这些,我却在感慨生活的平淡无奇,可是最初我想要的不正是平静的生活吗?其实糖的味道没有变,变的是我的心。我想要的越来越多,欲望渐渐膨胀,却忽略了生活中原来的美好。

是呀,下雨的时候恰好我有一把伞就是幸福,坐上等了很久的车就是幸福,遇到了能牵手一起走的人就是幸福。

改变心态,幸福其实无处不在。

谁让你成为你自己?

从疲惫中苏醒过来,还是得该干嘛干嘛,没有完成的工作,或者是随着时间又涌过来的事情,都是要处理的,而且,也只有将一干事情打理清楚了,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轻松,而且有成就感。

今天我休班,八点出门去省文教大厦。前段时间写的企业标准终于过了终审,我要赶早去把材料报上。不是第一次在这里报材料了,很轻松的就完成了今天的第一项工作。

我出了文教大厦的门往南走,打算乘BRT3号线到北园的一个企业,那里的企业资料又到了整理的时候。

站在公交车站,要等的车很久不来。我站在那里的阴影里,火热的天就失去了威力,清风吹来,丝丝凉意抚上额头,脸颊两侧有发丝飘动。我穿了一件黑色飘垂的裙子站在这里,微微低头,忽略这眼前的世界。我今天的时间并不紧张,所以,尽管在等候,依然很悠闲,可以瞎想。

刚才在路口看到一件灰色暗花纱质曳地长裙,在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身上,款款飘动,夸张的大裙摆轻薄如云,在她的脚踝边徐徐飘动。在这等车不来的空白时光里,我心思浮动,想象着如果那样的裙子自己穿上,再把头发挽个光洁的发髻,款款行路,是不是也可以再度轻盈一把,让自己的身影看起来更年轻一些?如果,我真的穿了这样的裙子,同事们又会有怎样的看法?

我身上穿的这件全黑的裙子,其实不是我喜欢的。和同事逛商店的时候,我试穿它,同事说好看,别的逛商店的人也说好看。我是见便宜晕了头,就买下来了。我买衣服向来干脆,看上了,就拿下,前提是不贵。

这衣服穿到单位,虽然也没惹起什么惊艳,但是大家都觉得适合我,开阔的领子,显得我皮肤很白。而且,我行动的时候,长发飘飘,裙裾缭绕,领口的开阔地带似有暗香飘袅,很有神秘感。

我还是不喜欢,我觉得沉重压抑。但是,因为大家都觉得顺眼,我在没什么心思打理衣装的时候,或者去个稍微庄重的场合,还是会穿它。比如今天去文教大厦,还去厂家工作,穿得保守些比较好,我认为。它不好看,但是安全。

我想,此时此地,我的形象,不是我自己的意愿,我是被同事们打造而出。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你就不只是你自己。我被大家雕琢着,同化着,成长着,或者堕落着。如果,我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慢慢地就会变成环境的玩偶,被把玩着,或善待,或戏弄。当然,在我还有我的时候,我是我和环境的混合体,呈现在今天的公交站台上。

我不确定我的形象。但我确定刚才那女子的形象,很美!她是谁的作品呢?我不确定我的形象,所以,我更刻意的在乎着环境的反馈,加上自己的心思,调整着方向。

车来了。BRT真不错,车快不说,还有凉气开放。

我在工作之外还兼职,其实,也和环境有关。我一直认为自己聪明,可是,在单位一直就是个一般人员,这和我对自己的定位有差距,我用兼职来找一份心安的感觉。当然,兼职,还因为我的经济,我的同学亲人的经济,等等等等。混杂的因由,成就了我今天的状况。

我们中师生

文/宗锐

1984年7月,结束了三年的师范学习,我和我的同学们,被分配到偏僻、艰苦的农村小学,或者是“戴帽初中”。我当时被分配到淮北市烈山区的邓山口小学。学校坐落在山坡下,只有几间简陋的教室,少门无窗、课桌残破。每逢下雨天,山洪裹挟着泥沙,直接灌进教室,室内一片狼藉、泥泞不堪。我和我的同学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揭开了人生逐梦的篇章。

我们学的是普师专业,是所谓的“多面手”和“复合型人才”,学校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理所当然地由我们来承担。没有语文老师,我们教语文;缺数学老师,我们就代数学。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也要兼顾着教。每个人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有的干脆就实行“包班制”。我们遵循着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备课、教学,精心批改作业。课堂上,我们激情四溢,循循善诱;放学后,依然有学生围着团团转。那时,辅导课天天有,我们几乎是每天都在加班。或煤油灯下出题制卷,或汽油灯下刻蜡纸、推磙油印,从来就没有收取加班费和补课费一说。大家干得认真、快乐。一个人,把从事的工作当做事业对待,就有着使不完的劲。工作的繁重、劳累,完全被初始参加工作的激情和朴实的责任感所掩盖。不久后,好消息就密集地传来——无论是小学升重点初中,初中升重点高中,还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竞赛、选拔赛,我们执教的学校,我们同学所辅导的学生,开始以骄人的成绩给学校增光添彩,所在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升学率大幅攀升。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一路风雨,一路花开。在为着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中,我的这班师范同学中,有的成为书风独具一格的中青年书法家;有的潜心古典诗词研究、有志于传承楹联文化,成为知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学者;有的秉持公平正义,成为献身司法援助事业的资深律师;有的辞职下海,在商海中搏杀,成为成功的商人;也有的改行,成为新闻工作者。而李文生、周喻晓等8位同学,已走上教育行政管理岗位,为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继续散发着热和光。特别令我们自豪的是,周开军、张德华两位同学,还获得了省特级教师称号,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成绩卓著,闻名遐迩。他们把中师生的职业追求做到极致,成为标杆式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发展的示范引领者。更多的同学,至今还奋斗在基层学校或者偏僻的教学点,坚守三尺讲台,热情不减。朱森林同学一手创办的南坪中心学校东朱教学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解决了周边乡村孩子的托幼和上学问题,而且办学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多次受到当地政府及上级的表扬和肯定。

在年复一年高强度超负荷的付出中,有的同学终究以生命的代价,痛击我们的心灵。郭兴玉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从极端困难家庭走出的农村学子,在师范上学时,他把学校补贴的伙食费,压缩到极限。记忆中,他那套已洗得发白的外套,就没有更换过。参加工作后,他一直埋头忙碌在教学岗位上。在被查出已患重疾的情况下,他强忍病痛,在病床上备课,坚持上完最后一节课。在即将告别这个世界时,他心里牵挂的依然是他热爱的学生,念叨的仍然是他的班级和课程进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总有一些人的选择无关权位、无关财富。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守,虽九死而不悔。

令人欣慰的是,我的这帮师范同学们,在送走了一届一届毕业生的同时,也同样把自己的子女培养得优秀出彩。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都有我们孩子求学的身影。孩子们或攻读硕士,或攻读博士,品学兼优,也算是对我们当年放弃大学梦、选择中等师范教育的最大安慰。芳林新叶催陈叶,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还欣喜地看到,我们一代中师生的勤学苦干、永不懈怠的品格,在我们下一代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光大。

我们中师生,合着祖国改革开放的节拍,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人生故事,虽不是耀眼的章节,却是灿烂的中国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虹的故事

(一)

突然想写写别人的故事,就从虹开始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虹是我的好友,或者说闺蜜,认识她的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22岁,而她,19岁。我们开心地发现,两个人整整相差三岁,居然是同一天生日,11月的某一天。是不是因为这一点,彼此走得更近些,谈得更多些?总之,比较投缘。每年的生日,也许没有别人的祝福,没有别人的礼物,但是对方的问候是一定不会缺少的。

虹很美,身段高挑,标致的五官,尤其是水灵灵的眼睛,一笑起来齿如编贝,配着两个迷人的酒窝,不很白皙却光滑的面庞,我在同住一屋的舍友中一眼就看到了她。那个时候,我初来这个部门担任总经理的秘书,她在一个服务岗位,都是刚刚走向社会,纯真快乐,每天下了班,就躲在我的房间里,说不完的新鲜事,聊不完的感慨。周末的时候,一起外出吃饭、逛街,或者带上相机,只为在美景里互相留一些青春的影子,然后回到宿舍自恋地欣赏个没完。

虽然小了我三岁,但是虹比我成熟稳重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她成了真正的白领,而我只能称之为“伪白领”的原因吧。虹说她留过级,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和学业不错的我相比,书读得少,有差距。但是她和我的职场经历恰恰证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虽然我常常给学员上情商类课程,但我不得不同意老公的看法,我的情商高不到哪儿去。

(二)

因为虹出色的美貌,又在服务岗位,自然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成功男士。我以为她的机会这么多,完全可以慢慢挑一只绩优股,至少也是潜力股。终于有一天,虹告诉我她有男朋友了,我伸长着脖子等待她的重要宣告:他是我的同乡,大学老师,比我大了五岁。然后就是有一天,我见到了他的男朋友,和她一般身高,也可能虹很高挑,她的男友看起来还没她高,眯着眼睛,真正的是其貌不扬啊。这是虹的初恋,也是她的婚姻前奏,两个人平实地温馨地波澜不惊地谈着,最终踏踏实实走进了婚姻殿堂。

这中间有一段小插曲。一天晚上,下了班,我去隔壁房间找她,发现她在哭泣,先是躲在蚊帐里哭,后来坐在床沿边,一声不吭。我说你怎么了,愿意跟我讲讲吗?她就是沉默,只有沉默。这是我们两人性格最大的不同点,我遇事愿意宣泄,说完拉倒,而她遇事愿意藏在心中,轻易不说。

过了好多天,她才愿意告诉我。原来,因为工作环境的缘故,一个非常有钱的老板对她一见倾心,后来我知道,这个老板在我们城市投资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高尔夫球场。也就是说,她受到了一次考验,或者说诱惑。我必须要补充的是,虹仅仅高中毕业,为了公司的某个服务部门,那一年从她们市选美一般挑来了近二十名年轻的女孩,我初来公司,最先接触的就是这一批女孩,我惊艳一般地穿梭在这一群美女中。虹虽然很美,但是总担心自己没有本市户口,工作也不稳定,文凭不够,天天为了未来担心。所以,如果这样的条件,遇到一个这样的诱惑,可想而知。虽然虹没有细说,但是她一定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她身处的那个环境,已经有美女同事做出了选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我只是知道,公司的副总(显然是那个老板的朋友)把她单独叫了出来,动之以情,晓以利弊,努力地为那个老板游说。其中的几句对话如下:

“你有男朋友吗?”

“有啊。”

“做什么工作的?”

“大学老师,刚工作没几年。”

“你看,你现在没有户口,如果跟了某老板,可以给你解决户口,公司负责工作转正,物质就更不用说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房子车子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奢侈品。

虹回答道:“是的,我现在没有户口,但是以后会有的,工作的事情我也会慢慢努力。男朋友是没钱,但是一切都会好的。”

虹以这样简短的回答拒绝了诱惑,C总大为吃惊,不甘心地捏了一把虹的漂亮脸蛋。

直到今天,我回想起这件事,都在内心深深佩服我的好友,有这样的理智、这样的原则、这样的骄傲!

(三)

我一直说,虹很美,虹也深知这一点,除了上面说到的那个老板,其实周围也有不少人垂涎她的美貌。后来又有了一次机会,当然这次要说的是职业机会。那就是,总是面向社会选美的公司突然想在内部招聘一批人员,于是虹马上报了名。

面试、体检、文化考试…… 虹详细地跟我说过挑选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时间太久,我忘得差不多了。总之,挺难的,居然有一个环节是身着内衣,然后医生查看身材、检查皮肤是否有疤痕、腋下是否有异味,等等。就是现在,我也觉得这样的选拔真是苛刻得不近常情,只是应聘服务岗位而已,无非是在一个更好的环境工作罢了。总之,真正是百里挑一,而虹过五关斩六将,幸运地站在了最后一个环节。就在这个环节,落选了!

虹的身体一直都很健康,连小毛小病都很少有,落选的项目是乙肝检查。虹根本不相信,别说她不相信,连我都不相信。因为她如果这方面有问题,当初根本就招不进这个服务岗位,那也是对肝脏健康有要求的一个岗位啊。怎么可能? 虹黯然神伤,她立刻去市里的权威医院自费做了一次检查,完全健康!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落选就是落选!

其实,那时候我们真的是太年轻了,20出头,不明白社会不同于校园,有些不可能的事情并不是真正不可能,也许可以这样那样运作。我总怀疑,她是被替代了,或者有人故意设卡,等着她去相求。当然,我是今天才明白这一点。总之,虹与许多女孩所向往的一个职业又失之交臂。

(四)

虹仅仅谈过一次恋爱,后来就和初恋结婚了。最初连房子都没有,在简单的出租房里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环境虽然简陋,但是他们可爱的儿子如期诞生,小名牛牛。没几年,聪明的虹借助工作之便把丈夫调来了我们公司,就在我目前供职的部门。感谢虹,我也是在她的帮助下,调来的这儿。

我对他的丈夫,我的同事,印象很好。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能力不容置疑。他是名牌大学外语专业毕业,课上得非常好,又有才气,本来在这儿工作再合适不过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一点是这边的人文环境不太适应),辞职出去开公司了。他辞职后,发展得很不错,前几天虹告诉我,老公嚷嚷着要买路虎。也就是说,婚后多年,两个人不离不弃,苦尽甘来,先后解决了户口、房子,而且房子不止一套,车子等等问题,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从19岁踏进公司,虹始终是在同一个岗位。她话语不多,勤勉踏实,聪明又懂得应对,30多岁的时候就被提拔为经理,在同一批进公司的姐妹中终于脱颖而出。要知道,除了她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其他人早辞职了。现在的虹,不仅不再是打工妹了,而且是个标准的白领,拥有体面的职位,领着高薪,气质从容,优雅有分寸。仍然有男士倾慕她,呵呵,这个以后再说。

(五)

其实,写这个故事前征得了虹的同意,她说写完你给我看不?我说不给,给熟人看自己的博客无异于裸奔。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总觉得自己的博客写得不好,勤奋地笔耕只是想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也许老了以后会让你看。”我答应她。

虹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该有的都拥有了,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至少中产。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年她选择了另一条路,今天的她会是怎样的境况呢?也许很幸福,也许回忆起来是一段泣血的青春,谁知道呢?毕竟,生活充满了变数。

偶尔会在天涯逛一逛,说实话,那个“情感天地”里的帖子真是不敢多看,因为多看了,会震惊于这个世界的疯狂,会突然间不清楚对与错,会有短暂的迷茫。那些年轻美丽又有个性的女孩,真的是选择了一条捷径吗?生活总是会在最恰当的时候给我们答案:看似最近的路,很多时候走起来更远;看似一条遥远的路,却能稳扎稳打地带着你走向幸福。至少,虹的故事给了我美好的启示。

一个人靠不靠谱,看这5件小事

文/小十一爹

1

第一件事,是不是把“没问题”当口头禅。

有些人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人有事相求,立马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交给我,没问题。”

我有个朋友是一家装修公司老板,平时总是一副热情、友善而且性格豪放的样子,总把“在外靠朋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挂在嘴边,看似真的很靠谱。

我家新房要装修,自然想到了他。他说:“咱们这么熟了,所有的事我都会帮你搞定。”可是真正到施工的时候,设计、选材都不合适,装手扶栏杆连水平线都未对齐。我反复要求更换,他答应没问题,可是一直拖延处理,导致工期严重推迟。

这种现象很常见,事先未对事情难易程度进行合理评估,事中发现工作很难推进,一边抹不开面子,一边不好意思说办不成,只能一拖再拖。

类似事情一旦多次发生,一定会给人留下“事事没问题,事事办不成”的印象,这就叫不靠谱。事实上,什么事都能办那不是靠谱,那是神仙。靠谱,是要让他人知道你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2

第二件事,做事有没有计划。

评判一项工作是否做得好,不仅要看质量,还要看时间和成本。因此,要保证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一项工作,没有一个严格计划是很难做到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让团队自行制定周密的计划。在这个环节,我给的空间很大,只要团队一致通过即可,但是计划一旦形成,我就会严格要求执行。

计划必须摆脱形式主义,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制定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做事就头大,分不清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何来靠谱之说?

3

第三件事,会不会及时沟通,做好阶段性反馈。

进度条是电脑操作系统的一个重大发明。由于一项任务在计算机内部如何运行,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盒,而当有个进度条可以显示20%、50%,就相当于计算机告诉用户,虽然我还没做完,但我在很努力地推进,那用户心里就会踏实很多。

请想想,我们在执行他人交给我们的工作时,其实自己也是一个“黑盒”,如果有一个进度条,交给你工作的人就会踏实很多。比如,你可以按照既定时间计划汇报,也可以每隔固定时间反馈一次。

我有位同事,工龄长,还是海归,但就是不受赏识。加入我的团队后,我发现他有个问题,就是交给他的工作他从来都不反馈进度。直至事情末尾,才报告说工作出问题了或者失败了之类的,着实让人头疼。

4

第四件事,能否尽量做到不失联。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与某位朋友手机聊天时,他告诉你如果突然联系不上,就是手机没电了,并且告知预计多少时间才能充上电。到了预计时间,这位朋友就准时回复了。

这样的人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差不到哪去,因为这是一个靠谱的人。

在与他人协同进行一项工作尤其是紧急任务时,最忌讳的就是突然失联。如果你处在一个随时待命的工作岗位上,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联系上,就是靠谱的表现。

5

第五件事,会不会故意隐藏风险给别人埋雷。

现在的工作协同网络越来越复杂,我们更应该做到别给协作伙伴带来风险。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掉链子。

有一年,我所负责的一个大项目上线前4天,突然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骤雨,新机房断电,服务器全部瘫痪,核心数据面临丢失风险。问题出在一位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高级系统工程师身上。

由于新系统还未正式上线,所以他并未及时给新系统加应急电,而且还抱着侥幸心理没有更换机房的老化开关。后来,项目组动员上百人团队连夜修复,才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靠谱,是对一个人的高度评价。什么是靠谱?其实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靠谱与能力大小无直接关系,它更是一种行为习惯。

希望你也能做一个靠谱的人。

花懂人心

母亲是个素雅洁净的人,日常爱好养花,逛街,教学。

有一年,母亲所在的学校要进行星级评定,评委来自市教育系统的权威学者,母亲事先和老师们都商量好了,不但要在“硬件”上精益求精,还要在“软件”上,把功课做足。

以往学校来了领导或者检查团,都是学生列队欢迎,但母亲认为,这样做很俗气,怎么办呢,母亲和老师们商量,何不用鲜花点缀校门口,让来宾们在花的芬芳中,来一次愉快的访问。

学校的鲜花盆太小,不够壮观,母亲决定回家拿走阳台上的大盆对红,我家的阳台的对红有两大盆,枝繁叶茂,每盆都有几十朵,母亲总是在饭后,来到阳台,看一眼她心爱的花卉,才开始夜晚的工作。

两大盆对红在某个周末,被安放在了学校的大门口,母亲和老师代表在门口列队欢迎,市里的检查团对母亲的欢迎仪式赞不绝口,由于母亲和老师们平时的工作已经精益求精,不需要怎么做就可以很好。检查团在中午走时,对母亲说,你们学校不但工作做得很好,欢迎仪式也不同,尤其是门口的这两盆对红,很有新意。

那年的年底,母亲所在的学校评上了天津市星级小学称号,母亲说,那两盆对红功不可没。

但其中有一盆“立了功”的对红在来年开春时,却病倒了,花儿不再开得饱满,而是有些蔫,叶子也有虫子啃过的痕迹,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四处打听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始终无果,终于,它在三月的某一天,寿终正寝,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母亲看着它的残肢败叶,无限惋惜,对另一盆对红愈加仔细呵护,对红仿佛知道母亲的心意,竭尽全力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开出艳美的花儿,夏天的时候,母亲还会把阳台窗户打开,让花枝伸向窗外,对红此时像刚刚晨醒的少女,伸开困乏的腰肢,模样婀娜秀丽。

母亲三十年教龄生涯,桃李满天下,家里经常有参加工作的学生来此探望,母亲会拉着他们的手,说出他们在学校期间的种种表现,来家做客的学生,都对母亲栽培的对红赞叹不已。

母亲94年从学校退休,尽管学校多次挽留,并给予续聘高薪,但母亲去意已绝,她说,返聘是好事,但会影响年轻干部的前途,况且,自己干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桃李芬芳,已没有遗憾,回家可以从容生活,很好。

退休后的母亲,又先后栽培过几种植物,君子兰,仙人掌还有五瓣莲。都很成功,只是这些植物,先后被来家做客的客人讨了去,母亲也乐意相送。

只有那盆对红,像是老祖宗一样,被我们全家视为“珍品”,它的伙伴已经离开了,只有它在季节变换了,独自生命的坚持。

2008年,母亲因病离世,它竟然也像受到了某种暗示一样,“一病不起”,任凭我修枝,点营养液,它都无动于衷,浇水时,水竟然从土壤中汩汩流出,像是流下了眼泪,在母亲离世后的第二个月,它也走了,我看着它毫无生气的身体,知道它的灵魂已经追随母亲而去,花懂人心,其实不假。

春来闲读我快乐

文/雷琛

工作之余,我常常与书为友,与报为伴。于是,每每有好友到我家玩时,就说:你呀,不会打牌不会打麻将,都快成“书呆子”了!揣摩其意,责怪多于表扬,同情胜过揶揄。我不禁一笑:你们可知我的闲读之乐?

如果说上学读书是为了应付考试,是想拿到文凭,是“苦差事”的话,那么,告别学生时代后工作之余闲读报纸、杂志和各类书籍,则是一种享受:你可打开音乐,沏一杯香茗,坐在松软的沙发上边听音乐边翻看书报;也可以垫高枕头,在床头灯光的陪伴下,与书报里的文字悄悄对话;还可以在夜深人静之时,独坐在书房里,随手从书柜上取出一本好书细细品味……严肃与通俗的任选,古典与新潮的随意,快吞慢嚼听便。这便是闲读的享受过程,也是闲读的熏陶过程。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轮初升的太阳,它普照着每一个读书人的心灵,并引导他们如何生活,怎样奋斗,永远迎难而上。在周末空闲时,我总爱去看那本使我有了高尚情操的书——— 《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亘古名言,教给我不能骄傲,要从别人的身上吸取优点以取长补短,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言告诫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论语》不愧为儒家的经典之作,陶冶了我的品德和情操。每当工作之余我闲读报纸、杂志和各类书籍时,就觉得大脑里流淌的不仅仅是血液,还有更多的鲜活思想。这时候,我的心灵就不再空虚,我的视野也会更加宽阔。此刻,书中的喜怒哀乐会牵引着我的感情,进入波涛滚滚的大海,定位自己,找回真正的自我。也只有这时,我的心才静如水,明如镜。

生活就像一幅多彩的画面,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痛苦和失落,还有工作的压力、生活的无奈、学习的紧张等,这些或许会让我们失去自我,滋长我们的奴性,而书则是我们前进向上的依靠。闲来读书,几乎等于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或一个知心好友,或一位慈祥的良师。所以,我闲读,我充实;我闲读,我快乐!

至爱的亲情,别让父母孤单

文/刘红梅儿

我们都大了,父母却老了。以前的贫困他们从不低头,而现在的孤单才真正让他们屈服。小的时候,就是父母的宝贝疙瘩,而今每次离开妈妈家,父母总是在身后依依相望,重复的叮咛着那句说了千百次的话;路上注意安全,到家来个电话。

这些天,父母的身体好像不如从前。女儿在家也对我说,妈妈,你最起码要让外婆和外公活到我大学毕业。想想女儿的话,觉得心里更是无比的愧疚。毕竟都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何尝不想他们安康。自幼在我的心里,妈妈就是一个坚强,贤惠,又温柔如水漂亮的女人。从舍不得打骂我们,爸爸是个工作狂,经常工作很晚才回来,把单位当做家了!家里家外都是妈妈,每个清晨,我睁开眼,妈妈早已起床了。而别人家男人干的活在我们家也只有妈妈那只瘦弱的肩来承受。那个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爸爸工作归来。工作成家后,有时心情不好,父母的一句关心,也会发脾气,事后自己又无比的后悔,心疼。

而婆婆自从退休后,帮我养育孩子,每天下班后看到的就是热腾腾的饭菜,还总问我喜欢吃什么蔬菜。说我上班辛苦,每次吃完饭就要我午休。

我们有时为了工作,生活的压力而苦闷,郁闷,不喜欢聆听他们的倾诉。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从哇哇落地,到工作,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青春,迎来了缕缕白发,脸上留着岁月的沧桑,痕迹。对待父母,亲人,我们不求完美,只求无愧,无悔。不要等他们老去,才自责,悔恨。

记得在我10岁的那年,当我睁开被泪水凝固了的眼睑,望着窗外那轻飞的柳丝,一阵刺眼的光将我的眼睛蒙上。醒来的我只感觉脸颊好似如火般炙热,脑子好像装了块石头,沉得抬不起来,四肢乏力,身体里升腾了一股热气在膨胀,眼前的天花板在旋绕,我脑中被搅浑似的,被困在床上。第二次醒来,浑浑沌沌的,只是隐约地看见床边坐了个人,手中捧了一杯热水,那袅袅的水汽开始蒸腾。我从模糊中看着这个人,眼角处似乎荡漾着若有若无晶莹的泪光。那人看了我一眼,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跟我说:“你醒了,先喝点水吧。”是爸爸。此时我已经无力说话,只感觉有一只大手将我扶起,随即送入口中的是热腾腾的水。我一直盯着爸爸,用那半睁半闭的眼睛审视着他那凝重的神色,眼角旁那深凹的皱纹,我哽咽了,胸中氤氲的热气开始沸腾,涌入血液的是无尽的温暖。

我又睡下了,我没有闭上眼睛,我瞳仁里呈现的是一个个如雾气般若虚的轮廓,那个日渐苍老的背影。他也在看着我,用那双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那发烫的头。突然有阵冰凉在我头顶扩散,是泪吗?我眼前模糊不堪了,仿佛是一汪浑水,我那湿湿的眼角也印证了心底最深处炽热的呼唤,我用心感受到了耳边的絮语,是爸爸在对我说,“睡吧!没事的。”我已经控制不住泪水的迸发了,就让它化作雨后泉涌般迸发吧!宛如春雨,滋润着土地。我昏睡过去了,连同那初日东升时的光辉一起沉淀的,还有那在脑中萦绕的,关爱的温暖,包容了我的幸福,在嘴角微微荡漾。

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我,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都遵从父母的教导做完功课才出去玩。可是有一天,我实在太累,没有做完作业就睡着了。妈妈回来后,就把我叫醒,那时,我又困又累,哭个不停。妈妈就耐心的对我讲,我说过,当天的事情当天要完成,哪天也不能例外;否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虽然那个时候我不太明白母亲的用意,但现在我深深地明白了:如果没有小时候父母的严格管教,以我当时的性格,今天很可能会变成一条大懒虫。

我的父母是很守信用的人,只要他们力所能及,凡是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尽力去做。在我上初一的第一个周末,父母曾答应带我和弟弟去玩。可是到了星期五晚上,单位打电话叫我父母回单位工作,说是有急事。我心想:明天的计划泡汤了。我们姐第俩很不高兴地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快起来,我们出去玩了。”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叫唤声,我很不情愿地睁大了眼睛,原来是爸爸妈妈。我那时非常兴奋,急忙跳下床。这时,我才发现爸妈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一定是熬夜了。他们为了能实现带我们出去玩的承诺,连夜工作,真是太辛苦了!经过这件事,我也学会了做一个守信用的人;答应过别人的事情,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教会了我很多事,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懂得了分辨是非,明辨善恶。他们是我成长路上的向导。我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在我成长中的影响,将令我终生难忘,终身受用。如今长大成熟的我不经意间小时候的事情历历在目!

一个简单的问候,一句真切的关怀,一个甜甜的微笑,也是一种爱。只要我们快乐,幸福,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我们都善待身边的亲人吧!特别是年迈的父母,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逢年过节,多回家陪陪父母,多给点关怀,别让我们的父母感到孤单……

最重要的人生决断

文/鲁先圣

如果你刚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正等待着你。它不仅仅决定和改变你的一生,而且对你未来一生中的幸福、健康、成就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个决定能够成就你的一生,使你的人生登上成功之巅;也可以毁掉你的一生,使你的一生笼罩在失败颓丧的阴影之下。

这个决断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谋生?你是要做一个农民还是一个小业主、林场的管理员、公务员、兽医,或者决定从摆一个水果摊开始做生意?

这样的时刻,大多数人都难以让自己冷静下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家往往是饥不择食一般地找到一个工作,就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结果造成很多人一生都生活在痛苦当中。这个工作自己不乐意,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应付,结果难以取得成就。

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只有你喜欢的工作,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用全部的热情去做好它,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你也无怨无悔。

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位没有上过几天学的报童,后来却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促进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几乎每一天,他都在实验室一丝不苟地工作18个小时,甚至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在实验室。但是,爱迪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而辛苦,他说:“我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实验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新奇的实验,我为自己没有虚度一分时光而欣慰。”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菲尔就是如此。最初的时候,菲尔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父亲经过多年的打理,洗衣店在当地有了一些声望,父亲就想着让菲尔继承自己的生意,把洗衣店做的更好。但是,菲尔非常讨厌洗衣店里的工作,他终日懒散,提不起精神,勉强应付着父亲交代的事情。这让他的父亲非常苦恼,父亲常常抱怨自己养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后来,在菲尔26岁的时候,菲尔对于眼下的工作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决绝地对父亲说:自己决定到一家机械厂做一名机械工人,而且已经面试过了,机械厂已经同意录取他了。

这让父亲非常惊讶:儿子竟然放弃在自己家当老板的生意,去工厂做一名普通的工人,一切从头开始。他怎么也不同意。可是,儿子去意已决。他告诉父亲自己的决定之后,就简单交代了一下手头的工作,穿上一身工作服,去机械厂上班了。

重要的是,菲尔对于机械非常感兴趣,他一点不感觉工厂的工作辛苦,他一边工作一边琢磨着各种机械的原理,工作之余又饶有兴趣地选修了工程学和机械学课程,研究引擎和装置机械。巨大的热情和爱好,让菲尔在机械研究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突飞猛进。几年之后,菲尔已经是机械厂的工程师了。

1944年,菲尔去世的时候,他已经是美国波音公司的总裁了。他曾经研制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为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赢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罗斯福总统的嘉奖。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菲尔当年听从父亲的安排,继续留在洗衣店打理生意,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是洗衣店关门,要么还是那个不死不活的小小洗衣店的店主。没有别的,他不喜欢那个工作,他没有兴趣和热情,是不会做好做大的。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勉强自己去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不要贸然踏进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一切都要以我们的兴趣和热爱为前提,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人生的快乐和成功。

别让坏习惯毁了你

文/李健恒

一句“习惯决定人生”,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人常说,好习惯能载你走向成功,赢得人生精彩;坏习惯能驮你走向失败,滑向深渊。坏习惯就像身上的寄生虫,一旦条件合适,它就会死缠着你,时刻腐蚀你的心。

有些人习惯找借口,工作出了差错,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找一大堆客观理由,要么是工作太繁琐没有时间完成,要么是合伙人不配合导致没有按期完成,要么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长此以往,他就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没有责任感,缺乏向上的动力和创造力。想想看,哪个单位想用这种人?

有些人喜欢抱怨。有人说“抱怨是一味毒药”,哪个单位都不需要这种喋喋不休、常把坏情绪带到办公室里的人。抱怨只能让你在失败和痛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无别的意义和价值,远不如欣然接受自己的不如意,然后改变它。

有些人喜欢大谈特谈工作经验,虽然工作经验很可贵,但有时候仅凭经验办事也会害死人。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经验也要与时俱进,办事也要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断不可因为你有经验就沾沾自喜,那样你就会故步自封、迷失自我。

坏习惯如此可怕,就让我们摒弃它们吧。越早改掉坏习惯,我们进步得越快。

我的向往

文/刘庆邦

我初中毕业回乡当农民期间,只给县里广播站写过几篇稿子,从没有给河南日报写过稿子。我当时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还不行,写了报纸也不会登。

我们公社有一个通讯员,倒是给河南日报写了不少稿子。可他写了一篇又一篇,就是不见发表。他有些着急,也是不服气,就抄了一篇稿子,投给了河南日报,看看报纸给不给登。您猜怎么着,他抄的那一篇很快在报上登了出来。为处理这件抄袭的事,报社还专门派记者到我们公社调查,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懂得,报纸用稿是有标准的,达到标准,人家自然会用,达不到标准,万不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

我第一次给河南日报写稿子是1973年春天。其时我已经到新密煤矿参加工作两三年了,还从基层调到矿务局宣传组,当上了专事写新闻报道的通讯员。说来真够幸运的,我写的稿子是一篇,发出来却是两篇。怎么说呢,那年青年节前夕,我到裴沟矿采访,写的是一篇记述青年矿工扎根煤海志不移的通讯。通讯分三段,每段写一个青年矿工的事迹。编辑大概认为其中两段中的两个人物写得还可以,就作为两篇独立的小故事发了出来。稿子的发表,使我给河南日报写稿子的信心提高不少。那时写稿子都不许署名,只署加了括号的本报通讯员,当然也没有稿费。但我心里仍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这块料子还行。

还有一次,宣传组的组长派我们几个通讯员分头采访,要求我们每人写两个小故事,组长本人也写了两个小故事。加在一起,一共是八个小故事,组成了一篇长篇通讯。这样写稿子的办法类似于考试,主考官是报社的编辑。我们都明白,这么长的通讯报纸不可能全文发表,编辑肯定会有所取舍,“八段锦”能发个“四季财”就算不错。稿子寄出后,我们心里都有些打鼓,吃不准谁写的故事能上榜,谁写的故事会落榜。几天之后,通讯发了出来。我拿过报纸一看,八个小故事被编者删去了五个,只发了三个。这三个小故事中,有两个是我写的。而组长写的两个小故事一个都没被采用。看到这个结果,我内心的高兴半点儿都不敢表露,赶紧“夹起尾巴”躲到一边去了。

尽管那时写稿不署名,上面还是有人知道了我会写点儿东西。省里有个工业学大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点名要我去那里帮助工作。办公室的工作是推动全省的工矿企业开展学大庆活动,并下基层调查研究,写调研报告。回想起来,我在学大庆办公室帮忙期间的主要表现是不怕写东西,别人推三推四不愿写的东西,我说我来写。我知道有些老同志对我写东西不是很信任,但我就是敢写,就是不怕失败。对我来说,每次写东西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失败也是学习,或许是更好的学习。也许正是因为我有那样的表现,他们看中了我。我在那里工作几个月后,办公室主任跟我谈话,希望我正式调到办公室工作。能从一个煤矿企业调到省里的机关,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但我没有同意。我说我喜欢写新闻报道,最想去的单位是河南日报社。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敢想,也真敢说,颇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河南日报那么一个精英云集的新闻单位,能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毛头小子想去就去得了的吗?

机会来了,在我的要求下,河南日报驻郑州记者站的陈迅老师答应让我去记者站学习。机会难得,我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多写稿子,争取在记者站里留下来。然而让人失望的是,我所在单位的领导不同意我到记者站学习,领导说我已经会写稿子了,不必再到记者站学习,要学习的话,另派一个同志去吧。我把领导的意见报告给陈迅老师,陈老师说:你要是不能来,别的人谁都不用来了。就这样,我眼睁睁地失去了有可能去向往已久的河南日报工作的机会。

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刚过罢春节,煤炭工业部所属一个《他们特别能战斗》的杂志社,要借调我到编辑部帮助工作。单位领导还是不想让我去。因为矿务局的一位副书记去煤炭部开会时已答应了杂志社的借用要求,单位领导才没能阻止我。在编辑部帮助工作期间,我就住在办公室里。每天除了早上到地坛公园跑一圈,打一套长拳,就是看稿子,编稿子,写稿子。我没有打算留在北京,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干得异常放松、专注和认真,连一些老编辑编的稿子我都敢提问题,挑毛病。后来我才知道,我帮助工作的过程,也是杂志社考察我的过程。考察了半年之后,他们就决定调我到编辑部工作。让负责跟我谈话的编辑部主任没想到的是,我拒绝了他们的决定。我说出的理由是,我想搞文学创作(当时我已经开始发表小说),想在基层多生活几年。我心里还有一个想法不便说出来,就是还惦着能去河南日报社工作。

我毅然回到新密矿务局不久,煤炭部就派两个同志到矿务局去了,他们通知矿务局,也是通知我,说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煤炭部已下达调令,调我到北京工作。我们全家调到北京后,我编过《他们特别能战斗》、《煤矿工人》,还参与创办了《中国煤炭报》和《中国煤矿文艺》,在编辑岗位一直干了二十多年,到2001年才调到北京作家协会当专业作家。

虽然我没能到河南日报工作,但我与家乡的报纸有难以割舍的情缘。今年6月1日是河南日报67岁生日,我写下这篇文章,以此表达对河南日报的热爱,同时寄托对家乡人民的感情。

小张工作二三事

文/河豚

还没等小张来到我们班组就隐隐约约听到一些事,都说他这个人如何不好管制,又说他傻不懂人情,有一次还差点把人家砸坏了等等,一系列关于他的传说。还没有来到我们班组就有这么多的不是,谁还能要呢?但我把他接收了,而且干得很出色。

说起小张这个人,是一个很单纯的人,没有啥心眼子,说话直接,不会拐弯,做事不会耍心眼。有时就象个直筒子,让人很不理解。他说话也不那么的流利,有时外人听起来就象个傻子似的,可理解他的人就不这样了,知道他一点也不傻,只是做事不会拐弯。

他是从电器班组调入我们制动班组的。刚来时我就听说过他,也和他接触几次,也没有和他正经聊过,就是见个面打声招呼而已。这回他被真的分到我们班组,说实在的我心也在嘀咕,是他们都管不了他了才推到我这,听说他还是张处长的侄子,这让我好为难。主任找我谈话时,说把小张分给我,我也是心里不得劲。谁还能要这种人呢?但主任最后象求我说:

“就算你给我一个面子,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分给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带好。”主任说完,就走了出去。

而我呢?真是无法推脱,只有硬着头皮去接受了这个任务。

第二天,小张就到我班组报到来了,是主任亲自把他送来的,主任一到我们的班组,就给他介绍给我,并且叮嘱小张,让和我学好习,掌握好技术本领。然后就又到别的班组去忙了。

小张有些紧张,一直站在我的面前,我让他坐下来,和我说话。

我们俩谈着谈着,就好象特别投入似的,他话匣子也被我打开,顿时和我捞得很投机。

都说他傻,我真的没有感觉出来,我觉得这个人可教,没有什么教不了的。

从那时开始他就跟着我,一边干一边学,在干活过程中也不觉得他笨,他只是反映慢了点,但干起活来,真是不惜力。

他干活没有什么窍门,但干起活来也可说是生龙活虎,不怕累,你叫他干那,他就干那,也非常听我的话,也不象他们所说的,是那么的不懂事。

他对我毕恭毕敬,我对他也关爱有佳,我记得有一次,在拆卸空压机管路时,我一眼没有照顾到,就好悬没有把他从车上闪到车下去。我从那以后就特别小心照顾他,把他真的当成自己的兄弟照顾。

自此他对我也特别的好,但有时也有不愉快的事,但经过解释便也就化解了。

我记得在我们班组一次分红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车间给我们每人二十元钱,没有他的份。因为这钱是大家改中间连接给的劳务费。我那是心思再三,又和大家商量,这钱怎么分?我把我的那份拿出来给他十元钱,大家都按原来那样分配。在分的那天,我简单给大家说了一下,就给每人二十元,到小张跟前,给他十元钱,他接到钱时看了看我,也没有说什么?可后来,他出去后和别人说了,说我偏了象,我分他十元钱,怎么分别人二十元。那个人随后就告诉了我,我想这不是好的苗头,我一定要找到他和他说清楚。

我找到了小张,把他拉向一边,就详细的和他解释,这时的他才清楚自己为啥得那么点钱,就不好意思和我说:

“师傅我不能要你的钱,这不该我得的,我不要?”我和他撕扯了一会,终于我给他说服了,自此他以后工作也特别的卖力。

我从这几件事情上想,有时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他们不理解他,用鄙视的眼光排斥他,来轻视他。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从没有真正的去关心过他,而是摆出一种盛气凌人的姿态去对待他,他能不去抗争吗?我想不是他错了,而是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错了。

我也不想评击什么?反正无论在做什么事,都要用平常心去对待,你对人家好,人家会记得,你对人家不好连那傻子都不卖你的帐。我想那些自是清高的人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做得对于错,事实会说话的。

温柔的谎言背后是父爱

谎言很多时候是伤人的,但是有的时候谎言是温柔得让人心酸的。在那温柔的谎言背后是父爱,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包容和保护。

芸的学历并不高,在她经历许多次面试失败和被解雇之后,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地寻找下一份工作。芸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她的父亲。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就是芸唯一的亲人了。

为了撑起没有母亲的家,父亲不但要辛苦地工作,还要兼任母亲的角色,就是为了让年幼的她健康成长。可是她并不争气,从小成绩就不好,考上中专的时候邻居故意过来向父亲炫耀自己家的女儿是个大学生。当她毕业之后只能找到薪资不高的工作时,邻居家的孩子已经是大公司的白领了。即使她方方面面都不如别人,父亲也从来不会因此责怪她,只要求她健康快乐就行了。她很愧疚,她对不起父亲对她的付出,无法成为父亲的骄傲。

幸运的是,芸得到了一个进入大公司工作的机会,她兴奋地告诉父亲自己将要在一个大公司上班。父亲听了也是一脸兴奋,没有问女儿的职位,更没有问女儿的工资,单纯地为她感到开心。看到父亲骄傲地对邻居说他的女儿也在大公司上班的时候,芸不敢告诉父亲她只是公司里最底层的员工,工资也没有比以前的工作多。

大公司有很多规矩,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很多她并不熟悉的工作内容。为了适应新环境,芸常常累得筋疲力尽,很想辞职,但她一想到父亲为她骄傲的表情,她就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一天,芸提前下班,心血来潮地想去父亲的单位接父亲一起回家。来到单位的门口,她就看到一向腰杆挺得笔直的父亲正在鞠躬道歉,而他道歉的对象应该是他的上司。上司责骂了父亲几句后,对父亲说:“你不是有个在大公司上班的女儿吗?你干脆留在家等你女儿养好了,不要留在这里给公司添麻烦!”父亲请求上司再多给他一次机会,因为他不能失去这份工作。

芸没有继续听下去,她走到外面等父亲下班出来。看到父亲带着沮丧的表情走出来时,芸拿起手机打给父亲问父亲今天工作顺不顺利。她看着父亲接起电话笑容满面地说他工作很顺利,而且上司还表扬了他说要给他加工资。泪水不受控制地滑出她的眼眶,她忍住哽咽对父亲说她今天也过得很好,上司特意让她提前下班,可以和父亲一起吃饭了。父亲听了很高兴,连忙说要快点去买菜回家做饭给她吃。

芸跟在父亲身后,看着父亲的背影,她很难过。其实她今天被上司狠狠地骂了一顿,她心情不好才请了假提前下班的,但是父亲的谎言让她心酸落泪。父亲那温柔的谎言背后是父爱,支撑着她一路走到现在。她想要继续努力,想要成为父亲的骄傲,想要让父亲一直挺直腰板,不必再因为她对别人弯腰,回报父亲一直以来深沉的温柔父爱。

爱的加法

文/游水方

那天,我接到小梅的电话,说着说着她却哽咽起来了,让我揪心。

小梅和他的老公小明都是我的同学。我与小明最要好,大家彼此都是透明的,没什么隐瞒。小明与小梅高中毕业后谈上了恋爱,小明第一个告诉我。小明怕麻烦人,他们有什么烦事,都是小梅给我电话。

这次小梅的电话却是说他们俩的事。小梅电话的大意是,过去他们那样艰苦,租住蜗居一厅室,大家过的和和美美的,就算夫妻有什么口角,都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大家睡在一张床上,只要脚碰在一起,感到对方的温度,大家又好了。现在买到大房了,三室两厅了,什么都齐备了,原以为生活会更好了,谁知发生了什么口角,小明却去另一个房睡了,砰的关上房门,大家分居了,打冷战了。听得出,她的意思是要我去做做小明的工作。于是,我答应找小明谈谈。

听了小梅的电话,我不禁深深感慨,他们正应了那句话,人生共患难易,同享福难啊。

他们恋爱后,小梅的父母却不同意他们俩的婚事,他们便到县城去打工谋生了。开始时,他们到处碰壁,简直碰得焦头烂额。后来,小梅好不容易在医院里找到一份杂工,在手术室隔壁的小工房里洗拖鞋,这些拖鞋是给手术的病人换穿的,手术过后便集中清洗,还要搞卫生,拖地板,工作不轻。开始时,她见到一个个病人被推着进手术室,外面有人在落泪,她的心里就沉得难过。尽管这份工又辛苦,待遇又低,但为了生存,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小明找来找去,当了一个小厂的保安,待遇低,还要常常值夜班。他们收入低,只能租住了一间蜗居,也算成家了。

小梅脑瓜子灵活,她早上去上班,见路边的早餐店十分火红,便萌发了开一间小餐店的念头。因为她的姨父是在镇上开早餐店的,过去假期时,她曾到店里帮忙,学会了做面包、煮粥、伴肠粉之类的活。小梅与小明一计较,小明也赞同,便伸手向我和别的同学借了一些钱,办起了一间只有十来平方米的早餐店,取名梅香早餐店。

他们辞掉了原来得之不易的工作,共同撑起这间小餐店,撑起他们未来生活的梦想。他们开的是夫妻店,所有工作他们都得亲力亲为,大到进料、搓面做包、熬粥煮汤,小到洗碗、擦桌子、清洁卫生,每天起早摸黑,忙得像砣螺,脑瓜不停,手脚不歇。由于他们货真价实,服务周到,生意颇为兴隆。小梅脑瓜子活,她想到家乡的粽子很有风味,便在早餐中加进了家乡的粽子,想不到竟如此好卖,常常供不应求。生意忙不过了,他们便请了一个小工,生意越来越火红,名气也大起来了。他们便多租一间店面,生意做大起来。

工作是辛苦的,常常累得好像散了架似的。但卖完早餐结算时,用收入减去成本,看到一笔不小的利润,他们的心头便有点发热,眼头有点潮湿。十年风雨,十年艰辛,他们经营生意有了一笔丰厚的利润,年初便买了现在这一套房了。真想不到有了靓房之后,他们却出现了裂痕,真让人嘘唏。

星期六,我在茶馆订好了房,约他们喝早茶,但没有告知小明是请他们夫妻俩。小明见到小梅显得不自然起来。我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你们闹别扭,特地请你们一起喝早茶,你们说说有什么事值得如此闹别扭。”他们便摆起来了,无非是一些家庭生活的小事。我说:“你们闹别扭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好好珍惜这份爱。你们一起走到现在容易吗?有一名人说过,做生意是用减法,用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而爱是用加法,两人之爱相加才越加越大,此话很对。你们过去的爱是加法,孩子就是爱的相加的结晶,你们的房子也是爱的相加得来的,没有你们同甘共苦一起打拼,哪有这房子?你们现在分居打冷战,这是减法,必然影响孩子成长,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也会失去,你将后悔终生,这笔帐你算过没有?你们应继续把爱叠加,创造幸福。”说完这番话,他们都默然无语。

过了几天,小梅给我打来电话,说感谢我的早茶,让他们认识了爱的加法。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文/刘满英

前段时间在北京卫视看过一个北大才女的演讲,题目叫《做一个怎样的子女》,一句“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真挚的话语感动了全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休息日,回娘家看望老母。边和母亲摘菜,边家长里短地聊着。我告诉母亲,同事的儿媳马上要生孩子了,她要请一个月事假,我下个月回来或许会少些。母亲怔了怔,眼神落寞,怕我发现,转身安慰我说:没事,工作要紧。看着母亲变化的神情,我安慰母亲说,放心吧,下了班,我也会时常回来。

去年,三姐做了奶奶以后,抽不出太多时间陪伴母亲,其他姐妹都在外地工作,也顾及不上。有一次陪母亲聊天,母亲心酸地说:如果你父亲还在就好了,有人听我唠叨,听我说话,我也不会太寂寞,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端详着老母满脸的皱纹,我心酸不已,把母亲揽在怀里,劝慰说,妈,您放心吧,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近年来,母亲对我的依恋越来越重。大姐搬了新房,想让母亲去她家过年。我劝母亲出去散散心,去大姐家住一段时间,母亲孩子似的对我说,想过了清明,让我陪同,看着眼前的“老小孩”,我答应母亲,到时一定向公司请了假,专程陪母亲同往。

每次回家时,我都能从母亲欣喜而依恋的眼神里,看出她是多么盼着我回家。可她知道我工作不易,尽量不给我添麻烦,独自承受着日复一日的孤独和思念。

每个人都会老去,缺席了陪伴父母变老的时光,等到想要弥补的时候,也许剩下的只是永久的遗憾。养老是每名子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子女,更要胸怀一颗感恩的心,扛起那份神圣的责任,多抽点时间陪陪父母,把辛劳和孤独从他们身边赶跑,让他们享受欢乐安详的晚年。

时光如梭,青春难再

文/廖东

我们懵懵懂懂来到这个世界,一晃二十几载已经过去,突然就觉得自己老了。

常常会发呆,看着那些比我们年龄小的孩子在玩耍,突然就想起以前我们在那个年龄的时候是怎样的光景,是不是也这么调皮,这么幼稚。

当大学毕业的时候传出班上一个同学媳妇已经快临产的时候,心情很复杂,已经为人父母的年纪了么,明明我们还小,自己都还不会照顾自己,怎么样去照顾一个新生儿,从而联想到自己,如果自己有了家庭,有了小孩该怎么办?

刚刚开始工作时,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公司里都算是小的,所以理所当然的受到照顾,可是时间一长,比我们小的同事越来越多,才发觉时光荏苒,后知后觉的我们日渐长大,其实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但是还是想要躲起来,还是觉得自己就是小孩,可以任性,可以不懂事。

工作两年,辞职,回家休息几天,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才发现岁月悄然而逝,自己已经不同以往了,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多少成熟了一点。只是,没有工作之后,心也慢慢沉淀下来,没几日便觉得没有了青春和激情。之后来培训,来学习,感觉像是回到了大学那几年,每天按时上课,按时下课,做作业,记笔记,但是又发现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大学的时候我们不会顾虑到说以后我该做什么工作,只是单纯的学习;而现在,我们学习的同时,时常会想到学习完之后该做什么工作,该怎么去面试,该怎么去工作……

之后的日子里……不愿意再庸碌……但愿,一切,安好。

所谓感情,以及离别

文/无弦琴

不曾想,设想中那场毕业时才会发生的离别竟然来得如此快,如此早,如此突然。用此文,纪念我数日来的心情,以及今晚那莫名的忧伤。

人一旦动了感情,事情便会变得不同。

比如,当你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样东西,喜欢上一份工作,你面对她的时候就会不一样。

曾经,你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内心便是欣喜的,哪怕这个身影陪伴在别人的身旁,就像张爱玲说的,“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那一刻,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如此卑微,可是,内心,却又是如此充盈。爱,带来一切,伤痛,占有,彷徨,但我们更迷恋它带来的快乐,幸福,拥有。

曾经,我们贪恋橱窗中的那一件饰物,在路过时,总让我们驻足难返,于是它便成为了你的一个念想。然后有一天,终于将它带回家,却发现无处安放,就像我们的青春,更像我们的爱情。带着,怕脏了;藏着,怕丢了。爱得深了,怕伤,伤得深了,怕痛,痛得深了,怕忘。有时甚至很怀念它静静地躺在橱窗里时,自己停留的眼神。终究,是淡了,终究,是散了。但它一定会在我们心灵的某一个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并在任何时刻,随意地发作。

曾经,这只是一份工作,你付出你的时间,精力,来换取支撑自己梦想的金钱,以及荣誉。但是,如果你工作的对象是孩子,是有血有热,有情有感的孩子,你的工作就具有了不同的意义,那是在与生命交往,在与青春作伴,在与未来相约。这一切,又怎能是那些冰冷的分数可以衡量的。可是,我们偏又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他们总是在权衡,权衡手中的砝码与升迁的关系,权衡付出的是否与得到的相等,权衡结果是否值得过程的等待,权衡爱与被爱哪个划算,就像权衡今天我用十块钱是买鱼还是卖肉,就像权衡我今天穿哪件衣服更能吸引她,就像权衡说哪句话可以让她快乐。

今夜,我的内心充满了悲伤,这悲伤,与我喜欢的人有关,与我喜欢的东西有关,与我喜欢的工作有关。我,很难过,可是,我无能为力,言语,有什么用?关心,有什么用?你不在我身边,哪怕我喝醉,哪怕我放声歌唱,哪怕我声嘶力竭,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爱你!我给不了你要的,我陪不了你去的,我猜不透你想的,可是,我爱你,我像爱生活一般地爱着你。但现实如此残酷,爱,只带来伤害。

明天,我将与你们告别,此刻,我难过得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我无法想象明天该如何与你们见面。我们总是在说再见,是啊,再见,有多少再见,是再也不见?有多少后会有期是后会无期?也许,我们只是把分别提前,我们只是把离开置顶,可这一下,却让我们,心如刀割。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遇见你,如此美好!

大时代的小企业家

文/合肥徐卉

父亲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普通老百姓对改革开放的由衷感慨。

我的父亲1956年出生在长丰,兄弟姊妹六个,他是家里的长子。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负担重,父亲没有条件多读书,早早地参加了工作,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

干过多份工作后,1979年9月,他幸运地顶替了我爷爷的工作,来到长丰县城一所小学上班。因文化水平有限,他被安排到了校办工厂当印刷工。

彼时,从小岗起步的改革,开始向城市延伸。父亲工作的这家工厂,就是因应改革开放新政策开办的大集体性质的校办企业。父亲去时,厂子刚刚成立,只有三四个职工。他曾向我们描述过当时厂子里的情况:纸摞撞击案板的声音,此起彼伏;油墨的刺鼻味道,混合在空气中;纸张和原材料,堆放得杂乱无章。印刷工要不停地手工刷油墨,机器坏了要自己修,穿着干净的工作服进车间,一准全身黑溜溜地出来。

由于人员少、业务多,父亲根本没时间照顾家庭,孩子都是带到厂子里来照顾,我和妹妹都是在车间里,听着铅字敲击的排版声和印刷机转动的声音长大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父亲所在的校办印刷厂还是吃“大锅饭”,每人每月有20~30元不等的工资。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工厂开始实行计件制计酬,厂子里是喜气洋洋、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父亲也因此更忙了。

起初,都是印刷业务自己找上门,工厂只要加工生产送货就行了,基本上能旱涝保收。但是,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竞争日趋激烈,工厂需要找业务了。此时,我父亲也从一名印刷工人,转换为营销人员。为让工厂接到更多的订单,父亲没日没夜地工作,我时常两三天见不到他人影。由于父亲工作效率高、营销灵活、为人处世口碑好,他也逐渐在厂子里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职工们有啥事,都喜欢找他商量拿主意。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经营不景气,校办工厂决定采用个人承包制,来实现更好的管理与发展。我父亲也由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企业的法人代表。

父亲承包经营印刷厂时,信息时代已初露端倪,技术革命已悄然到来。制版的形式,已由铅字改为电脑排版;印刷机器的更新换代,也更为频繁。作为县城的一家校办企业,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已颇为艰难。

父亲深知,即便面临困境,前行的脚步也始终不能停歇。为了不让几十个职工生活有困难,父亲审时度势,大刀阔斧地开拓了多种经营,于2000年初开始接触教育市场,进行教育类图书销售工作。在当地政府关心与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项业务也逐渐取代印刷主业,成为企业的核心业务。经营上的成功,也让职工们过上了美好生活,不少职工买了新房、新车,印刷厂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提起父亲的别号“杨厂长”,县城里很多人都是挑大拇指称赞。

四季更替、改革不停。企业的第二次转变,发生在2013年。这一年,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敏锐的父亲迅速将视角转向幼儿教育市场。2014年,父亲创办了一所幼儿园,实现了工厂的第二次转型。由于精细化管理和父亲的倾心投入,并在当地教育局的关心与指导下,这所幼儿园在县城里口碑颇好,吸引了大量生源。

多年的操劳,超负荷的工作,终于把父亲压倒了。2016年父亲被查出患了重病,生病期间,他仍然牵挂着幼儿园和印刷厂的事务。用朋友们的话说,父亲就是天生的劳累命,为了大家,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父亲在北京治疗期间,印刷厂的两位叔叔主动要求去京照顾父亲的饮食,教育界、印刷界的许多老友,敬佩他的为人,专程去京探视他,令我们感动不已。

四十年间,改革的大潮滚滚向前。父亲作为一个民营小企业家,没有高瞻远瞩引领时代的本领,却能因时因地而变通,带领自己的团队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家困窘的处境,实属不易。

四十年来,民营经济不断地成长和发展,也培养造就了千千万万个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企业家。我的父亲虽只是民营企业家群体中的普通一员,但改革开放的宏伟画卷,离不开这些普通小企业家的一笔一划的奉献。

如今,我和妹妹早已大学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和许多家庭一样,生活幸福美满。这得感恩父亲生前的奋力打拼,给我们创造了上学读书的条件。回想父亲的一生,那是一个普通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充实而饱满。我们将追随父亲的初心和理想,合着时代的节拍,不懈地努力,继续前行。

有一种相遇,叫同事

文/王华松

人人都在盼望天晴的日子,偏偏一天到晚都下雨。拉开窗帘,雨丝成幕。索性放下工作,静处陋室作文。

17年前,我开始给报社投稿。刚开始是邮寄,和编辑老师渐渐熟悉之后,便是直接送稿过去。再后来,因为机缘,我终于跨进报社大门,正式成为了报社的一员。记得刚入报社的时候,一位带我的老师就讲了一句话:同事之间好好相处,好好珍惜比什么都重要。直到现在才发现,当初老师说出那句话对于一个初进单位的新人来说,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那时报纸刚刚在改版期,无论办报风格还是办报内容,都深得政府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扬。我们作为同一批次进单位的新人,也是个个摩拳擦掌、干劲十足。每一条新闻的采访,我们都会深入一线。那时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基本上都是靠摩托车“凑合”成两人一组出行,跑遍大街小巷,深入全区各个街道镇(乡)的每一处角落。特别是跑比如像杉岭、黎水这些乡镇的时候,基本上是早出晚归、来回一天,而且真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往往达到目的地或回来赶到单位时,无论是骑车人还是坐车人,双腿连同屁股,几乎都是麻木的,得好大一阵子才回过神来。那些日子里,尽管很累,工资收入也没现在高,但我们“生产”出来的好稿却有很多,而且稿稿深入田间地头,既得大奖,读者又非常喜欢。

在后来,我又干上了编辑岗位。每一条稿子在部室主任的指导下精心修改,然后再画版、上样、打印大样、编辑校对、主审领导签字……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配合默契。每天凌晨1点多下班,下午3点又上班,如此周而复始,工作非常紧张。由于大家的配合努力,在干编辑工作的时候,日子也很充实。在每年的各类新闻评奖活动中,我们报社的获奖率和等级奖的数量,基本都列同类报纸前茅。后来,单位组建了食堂,每到吃饭的时候大家便聚在一起,聊采访、聊编排、聊写作方法,总是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着,甚至还天南海北、家长里短无所不谈。也正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积累了很多人脉。

再后来,由于单位的改革,我和同事们的岗位也在时不时的变化着。但不管在哪个岗位,同事们都一如既往配合默契、把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同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工作之余小聚,甚至还由领导带队去员工老家“串门”也是常有的事。记得那时候,每年苞谷收成和杀年猪的时候,由单位领导“带团”的同事们,都会去到我的老家,吃些土里叭叽的饭菜,再去屋后的山林走走,再挖点野菜回来……如此这般,五六年的时间里几乎年年如此。记得有一次,受热烈邀约,同行单位领导也即兴“入团”。当他刚把车开到我家院坝上停稳时,由于车龄较老,左后轮竟然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庆幸轮胎没有提前掉落而致车祸的同时,一大群同事笑得前仰后合,好久回不过神来……

如今多少年已经过去,却仿佛弹指一挥间。那些记忆的底片依然很清晰,很清晰。想想现在能够有个安稳的生活,还有一些小小的成绩,其实又何尝不是与前面这十多年与同事们的朝夕相处有着密切的关联?想想,这真的让我心生感激。如今,我已从当年的“嫩毛头”变成了年过40的中年人,而那一桩桩往事、一段段记忆,却丝毫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湮灭,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让我在闲暇之时反复回味。而每当此时,那些年与同事们朝夕相处的温馨时光,都会化作一眼甘泉,浸润着我的心田。

在这十多年的岁月里,同事与同事之间,欢乐有之,烦恼亦有之,甚至还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闹过不愉快,结过梁子。但庆幸的是,毕竟单位上都是一群智者。每当同事之间有矛盾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以“只有关系密切的人之间才会产生矛盾,只有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才会产生竞争,没有同事间的良性竞争,自己的功绩就会大大逊色。能在人生之路不断攀升,也有同事的一份功劳,让我们留下美好,滤去不快吧”。来让当事双方很快忘记不快,握手言和而后又共同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去。也正因为这样,单位这么多年来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打下行业最美的江山。

是的,世界上的任何一次相聚,都是一种缘分的体现,得之一定要懂得珍惜。不要等真的散了,才去感受后悔和遗憾。感情如此,工作亦如此。同事之间,无论年长还是年幼,也无论工作时间长短,能够在一起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缘分。而且我们也要深刻的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追求和生活方式,且教养、文化水平、生活经历也各有不同,要准许每个人活出内心深处的自我。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幸福于同事之间的朝夕相处,感动于同事间的默契配合,得益于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成长于同事之间的彼此相帮……

愿微笑与感恩永存于你我之间,愿同事及家人一生安好;愿这次相遇,铸成彼此一生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

难忘一面之缘

文/方奇

合肥市包河区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3800多份材料堆成了一座小山,审核、审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领导抽调了2名工作人员来帮忙。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了一番:男的叫周建军(化名),女的芳名王婷婷(化名),怀孕七个月了,肚子已经显山露水,夫妻俩比我略小。

王婷婷,面容清秀,笑容可掬,知书达理。我们一起起身去搬运材料时,才走几步,我身边就看不到她的人影了,回头一看,她挺着个大肚子,右臂蜷缩着,连右手的手指也蜷成一团,无法正常地伸直弯曲,正一瘸一拐吃力地走着,想跟上我,我这才意识到,她是残疾人。我赶紧停下,放慢脚步和她并肩走。

她告诉我,她的右腿右臂都不能灵活运动,是肢体二级残。在幼儿园的时候,一切都很好,直到小学一年级是才发病的,当时右半身很麻,不能动,在当地各大医院都看过了,找不出发病的原因,后来去上海,才确定病因是神经受压迫造成的。神经离脑很近,不能做手术,若手术有成为植物人的风险,只好作罢。

工作时,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婷婷。她盖章的方法和常人不一样,我们一般是左手快速翻纸张,右手迅速盖章,左右开弓,效率很高。她因为右手残疾,工作全靠一只左手,左手每翻一页就要停下来,靠一只左手小心地把申请材料中的纸张抚平后,再用左手拿起公章用力盖上章,然后把公章放在旁边,完成一次盖章审批任务。就这样翻一页,停下,抚平纸张,拿公章,盖章,把公章放一边……她很努力、很认真,但是效率却很低。我心头一酸: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做点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们的求职之路也充满艰辛,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依然坚强乐观地奋斗着。我常常看到一些手脚健全的正常人,有份工作不知道珍惜,还常常埋怨自己的事情多,边工作边牢骚。其实,在渴求工作的残疾人眼里,他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特别是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更要珍惜上天赐予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努力工作,为国家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因为你们觉得稍加努力或者举手之劳所取得的成绩,可能是残疾人和许多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时间在哪里,成就在哪里

20多岁的年轻人,今后的人生长路我们该如何把握?有句话说:你的时间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40岁以前,大部份的人是相同的,升学读书升学读书……,建立自己基础,在父母亲友,社会价值观影响及误打误撞的情况下完成基本教育。选择读书,应该一鼓 作气,在您尚未进入产业时,能读多高就多高,毕竟何时进入产业,您都是社会新鲜人。但是一旦您已经有工作经验而又有心进修,当然管道很多,相对的挣扎也 多。因为您不知现在的年纪、条件、资历……再去做进修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如果,您认定一辈子要当上班族,学历对您而言相信是很重要的,否则,时间宝贵, 不容许您再走错路。

20~25岁,您要懂得掌握与规划自己的未来,决定了就是一条无悔的不归路。刚得到法律付予您的种种权力,相对的您要尽您的义务及学习面对责任的承担。这 时候的您,是喜悦、矛盾与痛苦交战,喜悦来自于开始被赋予一些自主权,矛盾来自于与父母割舍不断的脐带关系,痛苦的是开始要尝试错誓。您要开始为自己的未 来规划,如升学、就业、感情……拿回自己对人生的主控权,而非一直受人左右影响的去摇摆自己的未来。

学会人际关系,多认识积极的朋友,十年后这些朋友都将是产业的中坚

25~30岁,您像一块海绵,努力吸收也甘心被压榨,为的只是自我的成长。这时候的您,应是工作取向,薪水待遇。升迁调职您应该是斤斤计较。因为唯有努力 付出,相对的您才敢积极争取,社会新鲜人的动力应该让您冲出自己的一片天,也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不懂挫折。因为资源不多,所以一切尽人事,听天命。现在的 您:领取别人的薪水,学习别人的经验,付出自己的青春,建构自己的未来。

学会累积经验,接触机会,良师益友的提携更是提升您成长的大利器

30~35岁,您要学习判断机会、掌握机会,不能再有尝试错误的心态。这时候的您,应是事业取向和家庭取向,工作应该从体力转换为脑力。您应该看到的是远 景,而非现况,面对的是宽广人生,而非局限于自我。结婚是许多人面临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抉择,面对婚姻,很多人以为结婚就是一个责任的结束,殊不知正是学习 的开始。就像一些刚上市上柜公司,以为目标达成了,忘了自己的企业责任,忽略本业。反而是一个恶梦的开始。人的本业不就是经营自己的家庭,赚钱的目的不就 希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这可不能成为忽略家人的借口,一个经营不好家庭的人,纵使赚到全世界,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掌声,在他人生的这个圆,永远有一个缺 口。家应该是您最大的精神支柱。动力来源和坚强后盾!

时间管理,转化心境;转化用头脑去工作,不要用身体去工作

35~40岁,您要享受给人希望,功德无量的格局。这时候的您,应是企业取向,工作只是一种休闲,更可转化为对他人的责任。如果您专注于研究,您应该不只 穷毕生之力。24小时不眠不休的去做苦力您应该有成立研究机构,带领一群人做更多研发的雄心壮志。如果您是企业主管,您应该不只停留在汲汲营营,斤斤计 较,您应该有能力担负主导周遭的员工、家人,带领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格局的大小,会影响您成就的多少,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而非被影响的人。

不论目前您多风光。多有成就,在您心中是否画得出十年后的你?

静心思考!我们现在所有努力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父母、另一半、小孩、、、?工作,不应该等于是人生,更不应该是需要经营一辈子的事。试问健康、财富、自我成 长、人际关系和时间自由,什么是您努力工作的动力?我相信没有人刻意放弃任何一点。这些正是促使我们年轻人前进的动力。十年后,您是提早完成它?还是提早 放弃它?

宁可因梦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梦想

我看周围有太多优秀甚于我数倍的朋友,可惜的是终日汲汲营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神、资源,却没有享受到应得的代价,原因无他,努力错方向,找错机会,拒 绝机会而己。Jordan打了一辈子的篮球,是很难在棒球场上找到自己的舞台。不要让忙碌蒙蔽了您的双眼再回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你的时间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当您一个人成功,您只享受到一个人的快乐!懂得分享与付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周围的亲友因您的成长而提升,不论是精神或物质。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周围的 亲友因您付出获得改善,给人希望功德无量。我们不是在做慈善事业,尚没有能力普渡众生,但是,我们可以发挥一己之力,对亲友,对那些有缘相遇的陌生朋友。 伸出您的手,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太多人在等生命中的贵人,聪明如您,何不先从帮助他人开始?

人生也要落棋不悔

文/刘希

我的一位朋友,一直对当年从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的决定后悔不已。她说:“我原先那些同事,现在公司对他们很器重,要是我在那里坚持几年,现在肯定也是经理级别的人了,房子应该换了大的,车子也应该换了新的。”

朋友把离职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父亲,因为她当时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父亲说:“你不想做了,就回来吧。”于是,她埋怨父亲当初没有劝她坚持下来。因为心有遗憾与不甘,朋友没有把心思花在现在的工作上,加上怪这怪那,她的生活过得越来越不如意。

我也为一件事后悔了多年。刚跨出大学校门时,我急于找工作,结果找到一份和专业不对口的会计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成绩平平。而我的大学同学,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我总在想,如果我当时再缓一缓,也许就能遇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说不定现在也小有成就了。

但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我当时急着找工作是因为家境困难、手头拮据,不容许我再等待下去了。会计工作虽然不是我的最爱,但我也从中学到了知识,严谨细致的工作要求还改变了我原本马虎粗心的个性,更重要的是,我一直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跳槽的机会不是没有,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眷恋,所以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别的选择。这样一想,我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一旦作出决定就不后悔,有承担后果的勇气,有勇往直前的魄力,不懊恼沮丧,不怨天尤人,我想,这才是成年人的选择。凡是喜欢下棋的朋友都知道,下棋有一条重要的规则,那就是落棋不悔。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样?

隔壁同事

文/姬盼

中牟的王银玲和我缘起工作,交集也都是工作,见面是滔滔不绝,不见面是连环电话一个接一个,对了,电话打不通的时候还有微信。反正她只要需要,我真真是无处遁身。她的热情和责任感,高能且永远“在线”,她虽人在中牟,于我却宛若隔壁同事。

在省作协大大小小的会上,总是在领导讲话中听到“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心里颇有感触,作家是独立性很强的个体劳动者,艰辛跋涉孕育自己的文学硕果。而文学工作者,是一个群像,是文学事业的背景色。工作日常看似离文学很近,实则以事务性工作为主,繁琐而冗杂,向往捧着诗歌引吭、端着小说遐思,也仅仅是向往而已。银玲却像一个电力充足的小马达,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去做。在她的努力下,雁鸣湖金秋笔会成为中牟的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雁鸣湖也成为众多作家笔下的一个亮闪闪的文学意象。有次跟她开玩笑说,从她身上看中牟只有春天、夏天,去雁鸣湖笔会可以看到秋天,中牟大概没有冬天吧。

她操持的雁鸣湖金秋笔会已连续举办七届,整理出版了厚厚的两卷作品集,工作上的突出成绩使她获评2018年度全省作协系统先进个人。在今年召开的省作协六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上,她作为先进个人代表发言。她台上的风采让我记忆犹新,脱稿侃侃而谈,好像在讲述一个没有终点的故事,心里的那个骄傲啊,讲不完。今年下半年,中国作协在石家庄举办增强“四力”专题培训班,主要面向市县作协负责人,省作协又推荐她在会上做经验交流。她回来就给我打电话:“姬盼呀,我可是给咱河南添彩了,我们的活动一汇报,兄弟作协没有不点赞的。”我说就听到俩字:“豪气!”

她不止在文学上为中牟立传,还在生活上为中牟全方位代言,整天说我们有万邦物流园,吃着来自全国的生鲜;有绿博园、雁鸣湖,生态好环境美;有奥特莱斯、海宁皮革城,衣服物美价廉,我们的大蒜、草莓、西瓜、螃蟹……中牟要啥有啥,高端大气上档次,跟她聊天觉得郑州倒像个大农村。

说起这个“隔壁同事”,还真想起鼎鼎大名的中牟大蒜和西瓜。她工作上的那个辣劲儿,真像大蒜,辣心。她每年都组织活动,但是我还真没有认真参加过,大多是做一些联络协调的工作。只今年被邀请一次,恰好那几天单位的事情也难以抽身,我就想婉拒,然后她断然不允,一通通电话狂轰滥炸。活动结束以后,又开始了催讨文章,三天两头提醒一次@一下,反复强调“不着急”“慢慢写”,让我结结实实领教了她“文学界黄世仁”的威名……

当然,她也有如西瓜般清甜的一面。只要电话那边张口是“亲爱的”,我就知道,这次是友军。闲暇时,她爱打电话问问近期文学界的动态,了解一下有没有文学活动,想把握每一个聆听学习的机会。卸下工作的盔甲,她就像一个稚涩又热切的文学青年。在文学的环境里,无论是作家还是工作者,溯其源、寻其根,或是来处,或是去处,内心总有文学的情结,她对文学赤诚而浓烈的爱,又纯又暖。

在文联、作协工作,最幸福的感觉就是文学从殿堂走到了人间,那些熟悉的文字疏离而又亲密,这不是一份僵化枯燥的工作,总有一些生动的人带来善意和暖意。最近,她频频提到即将退休,我知道文学不会从她生命里退场,她一定会在雁鸣湖畔讲述新的故事,我由衷地期待着。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文/山风徐来

你上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馅饺,有人给你包……”一听到这一首歌,我就想起我的妈妈,妈妈是我最敬佩的人。

我的妈妈有一双水一般的眼睛,上面有一对柳叶眉,一个小巧的鼻子配着小嘴巴,显得十分慈祥;白皙的皮肤,黑色的短发;妈妈还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这显得特别精神。

妈妈因为工作忙,不能经常陪我做功课,但是她仍然很关心我的学习。不过,她关心我的方法和别的家长不一样。

妈妈从来不会主动逼我的学习,全部都靠我自己自觉。她经常鼓励我,很少批评我,特别是考试考砸了的时候,我心里特别地难受,她会安慰我,希望我下次努力。有这样的安慰,感觉就像喝了鸡汤一样温暖。

放松,可能有些孩子的家长不会给孩子的。可是妈妈就不一样,会给我放松的时间。妈妈热爱工作的精神也很值得我学习。妈妈工作很认真,她的工作要是没做完,她就会加班。她因为经常加班,所以经常不能和我一起吃饭。一次,她加班加到早晨7点,一个晚上没睡觉,可是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上班去了。妈妈虽然很少陪我,但我一点也不怪她。

和其他同学比,我真的觉得老天爷把我安排给这个妈妈,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荣幸,下辈子我还跟着这个妈妈做女儿,我敬佩我的妈妈。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