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娃”字,多半想到的是孩子。但四川人不同,四川人的口头禅里,很多时候“娃”字就是1个语助词。
那天街头两个人起争执,先是斗嘴仗,最后不依不饶,一个放话说:“你娃敢提虚劲,老子不弄你才怪!”另一个不示弱:“你娃弄一下试试。”恰好南方人路过没听懂,好奇地问旁人:“他2人争执,跟小娃子有什么关系?”
在汉代,“娃”字最初的意思是成熟美丽的女人。《说文解字》中对于“娃”的解释是“圜深目皃(貌)。或曰,吴楚之闲(间)谓好曰娃。从女,圭声。”元、明以后的“娃”字常常随北方地方语之义以应用、流传,“娃”字的年龄降得更低。到了今天的俗语中,除了亲昵的小名,“娃”字则更多地用于婴幼儿。
我们试想,两个怒目相向的人,互称对方为“娃”,潜意识里有看不起对方或鄙夷不屑的意思,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细想又不尽然,不同的场合,表达的语境完全不同。
一个美女路过,被2个小伙子打望看到,一个禁不住赞美:“这女娃子漂亮!”另一个逗他:“你娃是不是起打猫心肠?”在这里,前1个“娃”字是赞美,后1个“娃”字则是调侃。2个久不见面的朋友打招呼:“这么久没联系,你娃跑哪儿去了?”在这里,“娃”字代表亲切。有时候一件事没做好,旁人会说“你娃咋搞的嘛”或“你娃真笨”,埋怨里面又多了一点婉转的成分。如果一件事情做好了,朋友则会啧啧称赞“你娃太能干了”,这个“娃”字亲切而自然,会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
看来,四川人的口头禅中,“娃”字不仅仅代表小孩,更多是为了一种情绪的需要,或亲切、或随和、或愤怒、或鄙夷等等不一类举,可以酣畅淋漓地诠释四川人进退有度、拿捏自如的性格。
关于这个“娃”字,我和老婆也有故事。起因是老婆的名字很中性,后面是一个“政”字,问10个人10个都会误认为是男人。结婚时,我一直为如何称呼她苦恼。叫“老婆”,肯定要分场合;叫“妻子”,又太文艺;直呼其名,过于硬朗;叫“亲爱的”,又太肉麻。老婆是家中老幺,那就叫幺妹吧,可是才叫了几天,就闹出笑话。那天去参加一个婚礼,宾客围坐一块,短短2小时,幺妹声此起彼伏,原来很多丈夫都这样宠老婆,幺妹声叫起来舒坦,难免就会撞车。
前不久,我突然发现,我不是没独创亲昵的称呼,而是早就创造出来了,只是我一直不敢承认,因为这个称谓太普通又太老土了。就两字:政娃。我哑然失笑。这么多年,叫她政娃,已然顺口。不管家里家外,人前人后,公众场合,私密空间,我都这样叫。叫了很多年,似乎还准备一直叫下去。
其实,称谓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夫妻间相儒以沫的爱。这份爱,能从他们的眼神、语气、动作中反映出来,称谓中的这个“娃”字,刚好诠释了这份版权专属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