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累的一天心情说说_杨柳坪七日
人生就是这样,感觉累么?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好累的一天心情说说
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身边的风景。千叶帆文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很忙很累的,供大家欣赏借鉴!
关于很忙很累的心情说说最新 1、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红了眼眶,你却还笑着原谅。 曾经的我爱你没留余地,如今的你伤我伤的如此彻底。 谢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 有时候我会为自我的所作所为感到恶心,正因在别人面前,我不是真正的自我,太虚伪。同龄人说我少了少女的单纯,我认为这是早熟,正因我不缺单纯。 心累了,就用沉默代替一切。我,不会问,不会提,难过了,心痛了就一个人不停的走,用沉默代替一切。我,不会哭,不会笑,累了我就会消失一下。我知道,每条路都好难走。我知道,我的那条路就注定了要坎坷。我知道,我不能够去强求任何人。 马路上吵杂的喇叭声,周围喧闹的争吵声,学校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对这个世界感到不满的坑骂声。都已习惯。 有人说是为了爱,有人说是为了情。而我觉得,人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我却不想活着。我想死但我怕疼,想吃安眠药又怕做噩梦,一向下去不会醒来。 一个受过伤的女生,唯一学习并领悟的就是坚强。 保护一个人,并不是正因钟爱一个人。
10、 这两天,心个性累,累得只想躺着,连走路都觉得每抬一步都那么的累,不知道是想一个人太多了,还是心里装了太多的东西了,有时候,觉得自我得了相思病,这样地想念一个人,想念一些过往了的事。
11、 一向以来,我都觉得自我是一个很独立,很坚强,很上进,不服输的人。对于生活,我有足够的韧性和冲劲,我不会被生活打倒。但是,当我真正经历风雨之后,才惊觉当初的我是那么的浅薄。
12、 有的时候我很感谢生活,但更多的时候我恨生活,生活能把每个人推到巅峰一样会把每个人推向地狱。
13、 当每个人都说着自我有多寂寞的时候,我会认为他们是愉悦的。
14、 这天的我不知道能说些什么了,此刻的我只知道我心已冷,我不再是昨日以前那个对爱冲满着烂漫情怀的人了,对爱,我已心灰意冷了。
15、 那么心累了呢?心累了又能怎样办呢?心伤了,伤彻底了,并且已经逝世了 是不是这个人活着已经没什么好处呢每当自我想改变身边的事物才发现自我真的无能为力 到此刻才明白当自我无力去改变一切,无力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无力去拥有想要的东西,是多压抑 尤其无力改变身边最亲近的人,内心是多么焦虑,一切是那么无奈。
关于很忙很累的心情说说精选 1、 情绪已经习惯和候鸟一齐迁徙只是有些仓惶而已。 说他们都离开了,是想在自我最孤独的时候,让他们一个个都回来。 人,在滚滚红尘中,有时感觉心很累!心累的感觉,是让人说不出的味道,有时感觉无奈,酸涩苦楚。 当无力去改变一切,无力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无力去拥有想要的东西,是多么压抑 尤其无力改变身边最亲近的人,内心是多么焦虑,一切是那么无奈 一次次的信心,一次次的发奋,一次次的失落,所谓身心疲惫 有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到很累;也有很多时候,我真的想就这样闭上眼睛,永远的不好睁开。也许,那样我就不会感觉到心累了,也就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了。 心累,不愿前行,情殇,无爱可寻。无法拯救失落的灵魂,你是我最近的人,却给我最深远的伤。无论我多么想象她的完美,但终究变成最受伤的时段。(休问梁园旧宾客) 人生无法预测,结局无法改变,生活就是皮鞭,每一天都在鞭策。我用微笑让结局变得更加忧伤。 心累是一个怎样样的概念?我不知道,也不晓得。坚信心累比体力消耗要累得多吧。体力消耗累了的时候,能够狠狠的饱睡一顿,一觉醒来就没事了。但人一旦心累了呢?是否真的也能够狠狠的饱睡一顿,就没事了呢?坚信不能。
10、 心若累了,人就失去了灵魂,做事没有了头脑,世间的一切仿佛与他无关了;心若累了,无所谓理想,无所谓钟爱,一切都变成了灰色,痛苦与压抑缠身,生活的热忱便越来越淡了;心若累了,心就痛了,心就碎了,人也麻木了,就会在人生的棋子上徘徊不前,一切也就无所谓了。
11、 繁忙的生活简直让人疲惫,几乎要人窒息。看着人们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就想傻子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12、 我钟爱的人却不钟爱我!仪,你是我的唯一,是我心中永远的女神!和你做兄弟姐妹那天起,直至今日,我对你的思念一向都没有停止过。心痛了,碎了
13、 并不是只有眼泪才代表悲哀并不是只有你才代表感情。
14、 迷失了自我一次,是为了让自我以后更好认清前方的路。
15、 当一个男人爱你的时候你是公主,不爱你的时候你就是母猪。
关于很忙很累的心情 1、 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或者爱一个人,又或者做某件事,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厌倦,就会有一种想要逃离的冲动。也许不是厌倦了这个城市、爱的人、坚持的事,只是给不了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 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有些人虚伪是为了伤害别人有些人虚伪是为了避免伤害。 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世界最无情的杀手。 如果能像删掉那些信息一样删掉那些感情就好了。 爱,就是心疼。你可以喜欢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个。 总有那么一个人,一句话就可以把你伤的很彻底。 就算伤透了心,心里还是那人,这便是爱情。 为什么有的人受伤了,会有人给她包扎伤口,让她好好休养,而我受伤了,再大再痛的伤口却没有人为我包扎,我只能带着伤口自己一个人去面对,痛了,流几滴泪,流血了,也只能让伤口敞开,看着一个个没有包扎的伤口,就这样让它自己愈合!
10、 我们都这样离散在岁月的风里,回过头去,却看不到曾经在一起的痕迹,尽管,曾经那么用力的在一起过。
11、 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放过机会。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却可能使你后悔一辈子。
12、 没有什么忘不了的,总会在以后的时间忘了你,先忘了你的样子,再忘了你的声音,忘了你说过的话,现在不行,以后也可以。
13、 花样年华的年龄,陪着付诸东流一去不回的时间玩着谁也玩不起的,游戏里的规则迫不及待的更改着,你好像一直都不曾胜利过这个游戏。
14、 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15、 如果爱不是温暖,那我宁愿选择冰冷的沉默。
16、 明明是个美好的开始,为何到了最后的结局确如此惨不忍睹。
17、 如果说剪掉头发就是剪掉回忆,那我剪成光头是不是可以失忆。
18、 有没有那么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
19、 曾经,我们一起大笑,现在连哭的资格都没了。
20、 如果你明明知道这个的结局,你或者选择说出来,或者装作不知道,万不要欲言又止。有时候留给别人的伤害,选择沉默比选择坦白要痛多了。
21、 有时候在乎的太多,对自己也是种折磨。
22、 心底还是有一丝丝痛楚,眼底还是禁不住流出一滴泪水。
23、 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哭。当不能拥有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学会忘记。
24、 有些事,假装不在乎,可是还有眼泪懂得心。
25、 眼泪,它摧毁了一切伪装的坚强,成为悲伤最残忍最有有力的证据。
26、 也许无言才是最好的安慰,也许回忆是最好的结局。
27、 有些事,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有些痛,是逃也逃不掉的。
28、 人是会变的,守住一个不变的承诺,却守不住一颗善变的心。
29、 有些缘分注定要失去,有些缘分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30、 有一些东西错过了,就一辈子错过了。
好累的一天心情说说
柴静把新节目《看见》当做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作业。她变得宽厚了。
《看见》在播出药家鑫这一期节目时,柴静的一个举动又引发争议:节目二分十六秒,柴静正采访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时,隔壁忽然传来一阵嚎啕大哭,是张妙的母亲。“为什么不进去劝劝?”柴静问。“不劝,劝也没用。”柴静起身,对着镜头说:“我去看看,我去跟她说说……”
她示意摄像师留在原地,不要拍摄。采访戛然而止。
进屋后,柴静把手搭在张妙母亲的手臂上。那时,她忽然问自己:如果这是二十多岁的自己呢?不会做这个动作。也许手足无措,也许很“粗暴”地给对方擦去眼泪,嘴里不断说着:“不要悲伤,明天会更好”之类的安慰话。就像八年前《新闻调查》第二期节目《双城的创伤》所做的一样:握住孩子的手对他说:“不要哭了,去洗个脸。”
还有一种可能,二十出头的柴静会端着摄影机闯进去,拍下母亲崩溃的画面,或等女人停止哭声后,继续追问采访。可到了35岁这个年龄,她想了想,放弃了。
刚进央视时,柴静一心想着建功立业。镜头前:她短发,双手紧紧握着话筒,对采访对象发出连环式追问。那时,她喜欢短刀相接的新闻江湖。
有观众写信:“冷酷的《东方时空》,冷酷的柴静。”
在镜头前,柴静极富表现力:拎着高跟鞋去追一个孩子,或屈身近前握住当事人的手。
这一次,走进张妙房间后的柴静没有出现在镜头中;最终呈现的画面是张家门帘背后模糊映衬出的柴静拉着张妙母亲的剪影。再没有任何具象镜头,只听到女人断断续续的哭声。
“我不想??消费??这件事。??进去??只是私人举动。没必要在镜头前强调和夸张。”柴静说,“年轻时,总意识到镜头在盯着自己,必须夸张行为,取悦谁,来完成任务。到了我这个年龄,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在得到别人的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陪伴??也在传达一种无能为力。对不起,没办法,只能感受。”
《看见》制片人李伦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几年前,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说:“柴静离一个伟大记者的标准,还差一点??宽容??。”“宽容是什么?”柴静问。“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出走
刚进央视时,柴静有争议。2003年非典,她采访一个白衣天使,打开门,跟摄像招了一下手,微笑了一下,走进去。编导叶山看到这个画面,觉得“柴静的微笑很小资,??闪进去??的动作像一片树叶,很飘”。
这种状态呈现在镜头前是一种倾诉者的姿态。《时空连线》编导包军昊回忆:“她总好像要去跟人谈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我观察她更像一个夜间谈话节目主持人。”
进央视前,柴静在湖南主持一档名叫《夜色温柔》的本地夜间广播节目。大学本科,柴静在长沙铁道学院学会计,1996年毕业后,父母安排她回山西老家省铁十七局做会计。她不肯,执意留在湖南。每月300块钱,一半用来租房,骑车上下班,自己做饭。当年做主持,她不为赚钱也没想成名,只是喜欢这个行业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往来”。
她还记得有听众给她写信,一个湖南大学(微博)的女孩:说有一天自己去打水,边走边听柴静的节目,发现平时特别讨厌的一个女孩也在听。那一瞬,她忽然理解:原来每个人都有相似的部分。
三年后,柴静当上了湖南文艺广播台综艺部副主任,有专栏,出过一本书,叫《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前些年,有出版社找柴静再版这本书,被拒绝。柴静说:“看不惯那时的自己,
太??矫情??。”
“我22岁,刚开始学写字,大部分是模仿,拾人牙慧。多是青春期的孤独感。总体来说,价值不大。”柴静说,“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努力想摆脱在湖南的状态,觉得是一个障碍。这倒不是在否定过去,??否定??过去多势力啊。??过去??我用不着了,就把它否定了。人都是从??过去??生根发芽来的。”
1999年,在湖南小有名气的柴静选择去北京读书。若干年前,高中老师曾告诉柴静的母亲:“这个女孩虽然不怎么讲话,但心里有自己的主意。”
1976年出生在山西的柴静,从小没见过蓝天,童年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闻某个相熟的大人在矿下又出事了。她沉默寡言,识字早,却没什么书看,手边读物是父亲的中医书和批判胡风的文件。写作文惯以“平地一声惊雷,??四人帮??被粉碎了”开头。高中时,成绩平平。高考结束后,柴静报了长沙铁道学院,她回忆“走得很急,恨不得把过去都抛掉”。
大学读的是会计,她不喜欢,笔记本上一边是经济笔记,一边抄着亦舒的言情小说。在一篇文章中,她拿朋友罗永浩和冯唐出来说事:“我十七岁,还在读汪国真的书,老罗已经写了个挺魔幻的尿床故事,投给《收获》,冯唐投的是《少年文艺》。”
1999年,湖南广电的前同事拜托柴静为新电视节目《新青年》招募“一个性格激进的主持人”。久寻未果,柴静第一次走上电视。
第一期节目,她戴着假发套,穿着红西装,双手紧紧握着话筒,陪诗人沈浩波站在舞台上,大声朗诵“在通往牛逼的路上一路狂奔”。台下,一个同事悄悄提醒她:“要站成丁字步,(上镜)才好看。”
新闻的天灵盖
《看见》栏目的编导范铭是柴静十年的闺蜜。前些天,柴静跟她聊自己的采访状态:“我能感觉自己的天灵盖被打开了。比如今天两个摄像,还有编导,旁边很嘈杂,当机器一开,外界所有的信息,一点风吹草动,我都能感受。你还记得以前有一个男编导,喜欢玩打火机,开关噼啪噼啪的声音我能放大无数倍。周围人的走动,编导的皱眉都会影响我。这就像灵魂出窍的感觉。”
有一个现象佐证了柴静神乎其神的描述。《看见》栏目组的受访对象来自全国各地:广东梅县的老兵,四川自贡的小老板……编片子时,工作人员听同期声,常常没人能听懂采访对象说什么。看现场录播柴静却交流自如,于是让柴静帮忙听,她反而听不真切。范铭问:“当时你怎么能听懂?”
“反正就是能懂。”
“(转载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 文摘:好累的一天心情说说)一开机,柴静就把所有的细胞打开,她理解力超强,能穿透语言的本身。”范铭说,“开句玩笑,哪怕是一个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她都可以直接交流。”
还有一次,她在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做直播,主题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事件。作为连线记者,节目结尾,柴静要即兴评论两分钟,且一个字不能错。
“演播室消失了,摄像不见了,导播也不见了,坐在旁边的搭档也不见了,只能感觉空调的风,很轻,在耳边嗡嗡嗡响。”柴静回忆,“那一刻很奇妙,我心里一边想一边说,感觉
头被打开了,所有神经都裸露在外,很美妙。”
当时,坐在演播室里的制片人李伦转身走了。柴静以为出了什么岔子。李伦说:“我太想听听你怎么说了。所以不想坐在导播室看。我家离得近,拔腿回家开电视,就想当一个观众。”
十年前,柴静刚做《新闻调查》时,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看到电视上正播柴静的节目,立刻打电话:“有人说,这样的人还是陈虻招的啊?你可别让我丢脸。”挂了。
2000年,在央视梅地亚酒店一层。陈虻第一次见柴静,翘着腿问:“你感兴趣新闻的什么啊?”
“新闻背后的人。”柴静也翘着腿。
进央视后,柴静对主流新闻话语非常陌生,评论不会写,瞪着眼坐在桌旁。白岩松递给她一张纸,是他写的串场词。这张纸,柴静一直留着。她用功,每一个选题把所有国内外采访都打印下来。每一个嘉宾,她提前打很久电话准备。
2003年,柴静被调去《新闻调查》做记者的第三天,北京公布非典疫情。制片人张洁电话问:“想不想做一期非典的节目?”柴静答应。挂断电话,又不放心,发去短信“请战”,张洁未回。又追去电话:“我什么时候参加?”制片人说:“在开会。”柴静从家一路跑到会议室。
《新闻调查》六年,柴静从一个夜间谈话栏目主持人转变为新闻记者。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调整。在湖南卫视(微博),她的风格被定义为柔软、华丽。在央视做新闻后,她喜欢带有攻击色彩的采访。
有人评论《新闻调查》中的柴静:“这个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她茫然:“我哪里嘲讽了,我是很善良的人啊!”一次采访因污染而被查处的工厂负责人,被访者面对证据死不承认。柴静问:“你是说这个工厂没有违规超标吗?”
“绝对没有。”
“那我们坐在这里闻到的是什么味道?”
“没有啊,我闻不到。”
“你是说你闻不到吗?”
“我的鼻子没有你灵敏。”
柴静笑了一下,节目结束。后来,她回看节目:当年的自己身体向后靠在椅背,面带嘲讽的笑容。
陈虻教育柴静:“当你知道现实的复杂性时,你不会轻易的褒贬。”“你二十多岁,还早着呢。三十多岁,你才知道,什么叫平实。”“文如其人,为什么不从做人开始?”“你认识问题的方法太单一,没逻辑。”
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觉得从头到尾都被挑剔:每天高兴不行,说没思考;不高兴也不行,说不成熟。她和陈虻吵,急了摔电话。“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陈虻也急了。
“因为这是我的生活。”
“可是你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
“我不要伟大!”
2008年汶川地震,柴静被派往前线,偶然碰到一家人,决定跟他们回家。没有通讯,放弃直播,主编在电话里问:“你想要做什么?”她第一次答:“不知道。”
山中几日,有什么拍什么,没有就不拍。拿回来的素材没有连续的情节,只是每天的日常琐事。《杨柳坪七日》播出后,观众写信:看一遍哭一遍,平实的叙述和人文的关怀打动人心。
央视的一个老人看过《杨柳坪七日》后说:“以前柴静是一个漂亮姑娘。她自己也忘不了这点。但这个节目,她忘了。她跨入成年了。”
柴静说:“从这期节目,我开始转变。以前会害怕发生什么,但现在却很踏实这种??不知道??的状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那年,我三十二岁,经历过亲人去世,了解死亡,知道人都是怎么活过来的。经验告诉我:生活就像水,自己会长出来。你能做的是没有任何预设地放下,看着水流迎岸拍上。我更这种喜欢春雨绵绵的感觉,像人生一样,说服和解释,很累。”
2008年下半年,柴静报道奥运会,很忙。有一天堵在路上,出租车司机急得按喇叭。柴静说:“别着急。”说完,心里纳闷:“平时最急躁的是我,这可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劝别人别着急。
教师节,柴静给陈虻发短信:“好吧,老陈,我承认,你是我的导师,行了吧?节日快乐!”此时,陈虻胃癌晚期,在住院。
在陈虻生命的最后时刻,柴静握住他的手,这是八年来,她第一次与他如此亲近。她一直记得陈虻在她刚进《新闻调查》时叮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她在博客里写:“写字不是义务,写本身就是写的报酬。”
柴静说:“陈虻就像一支网球拍,我是网球,不管弹多高,他永远比我高出一公分。” 2008年底做工作总结,一个同事问柴静:“今年你为什么这么感性?”
“难道我原来不感性吗?”
“你今年的状态和往年不同。”
“我的成人礼吧!”
成为柴静
李阳家暴事件后,《看见》采访了李阳和他的妻子。重播时,柴静窝在家里的沙发,以观众的角度重看,突然觉得不舒服。节目中,李阳问她:“你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女人,你也不可能兼顾家庭吧?”柴静答:“家庭应该有很重要的价值。”
回答当然没问题,观众也不觉得唐突。但柴静嗅到了“攻守”的气息。她觉得自己在那一瞬间“水花四溅”。
柴静说:“李阳的节目我唯一不满的是自己不够宁静。我完全可以呈现我的生命,而不用带着一两分的激动。我不满自己有道德优越感,天然觉得??爱??是好的,??同情??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