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千里》是一部十分受读者欢迎的小说,最近更是异常火热。《月明千里》小说主要讲述了李瑶英李玄贞的故事,同时,李瑶英李玄贞也就是这部小说里面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直亲密,而是有跌跌宕宕的起伏,甚至一度陷入冷战之中。不过一起经过许多的故事,最终还是得到了甜蜜的结局。...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莺啭长安。
天光隐隐浮动,晓星渐渐隐去,巍峨耸立的皇城正门鼓楼上擂响第一声报晓的鼓声,天街至各条主道的鼓楼依次跟进,轰隆隆的钟鼓声滚过纵横排列整齐的一百多座坊城,唤醒这座沉睡中的雄伟帝都。
宵禁解除,坊门大开,清冷空寂的街道上很快充斥着此起彼伏的人声杂语,牛车马车从一座座守卫森严的高门大院中驰出,汇入朱雀大街稠密拥挤的人流。
天际处云霞蒸腾,金灿灿的晨晖破开云层倾洒而下,千家万户笼在一片耀目的灿烂辉光之中,好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太极宫内,侍女端着鎏金铜盆和日出前采摘的带露鲜花走过曲廊。
鲜丽的裙琚扫过不久前修整过的花砖地面,发出的窸窸窣窣声恍如细雨。
春如掀开幔帐,走进内室,放下铜盆。
刚刚揭开香炉换了一把香,黑漆镶嵌山水人物大屏风后忽然传来几声痛苦的低吟。
“阿兄……阿兄……”
春如转过屏风,挂起纱帐,目光落到七公主脸上,眉头紧皱。
“公主?”
她绞了帕子给七公主李瑶英擦脸,柔声唤她的名字。
七公主身子娇弱,时常梦魇,请了多少大夫来诊治都不见好,侍女们已经习以为常。
听到春如温柔的呼唤,李瑶英从噩梦中惊醒。
泪珠从浓密的眼睫间滴落,顺着香腮滑下。
春如心疼地问:“您又做噩梦了?是不是昨夜宫中大宴累着了?”
李瑶英泪眼朦胧,望着地坪前透过屏风漫进内室的斑驳日影,怔了半晌。
眼前是富丽堂皇的寝殿,不是如同人间炼狱的战场。
梦中血流成河、尸块横飞的可怕景象逐渐淡去。
李瑶英慢慢清醒,笑了笑,随手抹了一下湿漉漉的眼睛,起身梳洗。
噩梦而已。
春如拿起迦陵频伽纹金发梳为她梳发,笑着道:“陛下和秦王打了大胜仗,露布捷报传遍关中,再过不久秦王就能凯旋了。”
七公主梦中唤阿兄,一定是担心随圣人在外征战的二皇子秦王。
每次秦王出征,七公主都会梦魇。
李瑶英拈起一朵半开的牡丹花簪在鬓边,对着螺钿八角铜镜照了照,莞尔:“我晓得,二哥一定会平安归来。”
她梦中所见的情景不会发生。
铜镜中的少女唇边含笑,虽然晨起未施脂粉,脸上还有哭过的痕迹,却是天姿国色,颜如舜华。
微红的眼眶更添几分难以用言语描绘的妩媚风情。
春如看得失神,感觉半边身子都酥了。
恨不能粉身碎骨,只为抚平公主轻蹙的眉。
李瑶英从镜中含笑看侍女一眼,眼波流转,透出一股天真俏皮。
这一刻妩媚尽数敛去,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又冷又清,又温婉动人。
春如回过神,低头专心为七公主挽发。
……
半个时辰后,街市愈发热闹。
李瑶英身着一袭绿锻地织金团窠夹联珠纹回鹘袍,头戴帷帽,骑马驰过喧闹的长街,停在一座僻静的院落前,摘下帷帽,回首遥望身后热闹的坊市。
谁能想到几个月之前,这座辉煌了百余年的都城还是一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乱世之景?
李瑶英翻身下马,随手抽出软鞭,敲了敲皂皮靴上的尘土,闻到空气中浓郁的酥油胡饼香味,微微一笑。
很快就要太平了。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啊!
前朝末帝骄奢淫逸,残酷暴虐,频繁发动战争,压榨百姓,在位十多年就导致天下大乱,各地爆发起义,世家贵族接连叛乱。
就此拉开了数年乱世的序幕。
中原大乱,游牧民族趁机南下入侵,战火纷飞,烽火连天。
李瑶英出生的那一年,她的父亲李德借助世家大族的支持,成为拥兵百万的一方霸主。
一晃十四年过去,李德南征北战,陆续打败盘踞北方的敌手,终于在去年腊月率兵占领长安。
末帝早已在几年前逃往江南的途中死于叛军之手,这几年长安城换了一个又一个主人,连异族都曾在此称王称霸,烧杀抢掠。
几经战火,这座宏伟的都城早已不复往日兴盛。
魏军入主长安后,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李德不断派出信使,交好北方异族,收复各方小股势力,拉拢本地世家大族,逐渐稳定人心。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经过几个月的治理,关中民心安定,四方部族来投,长安城开始一点点恢复生机,昔日的昌盛繁华指日可待。
世家大族,清流名士和民间耄耋老者数次联名上疏请求李德称帝。
李德再三推让后,择取吉日正式登基,建立魏朝。
李瑶英是李德的第七女,阿耶成了皇帝,她便是金尊玉贵的七公主。
见多了生灵涂炭的乱世流离,终于盼来太平,李瑶英觉得自己很幸运。
身为李家女郎,衣食不愁,出入有豪奴甲士保护,能够在乱世之中平安顺遂地长大,已属万幸。
阿娘温柔慈爱,兄长爱护疼宠。
从安稳的现代莫名其妙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成为李家七娘,不算太糟。
然而很不幸,李瑶英很快发现自己有个不同母的长兄叫李玄贞。
大名鼎鼎的魏朝太宗皇帝李玄贞。
李瑶英看过《大魏李玄贞》这本书。
书中结尾男主李玄贞带兵攻破南楚、西越和十数个小政权,得胜后立即返回长安逼亲父李德退位,登基为帝,率兵平定草原,彻底一统南北,打压世家,提拔寒族,文治武功,为大魏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再三确认李玄贞真的是自己的长兄,李瑶英瑟瑟发抖。
她和男主李玄贞,不仅仅是不同母那么简单。
他们是仇人。
李家世代镇守魏郡,乃魏郡豪族。李德是家中庶子,幼时孤苦,二十五岁才迎娶商户女唐氏为妻,二十八岁投身行伍,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很快取代嫡出兄长成为李家家主,获封魏郡兵马使。
后来狼烟四起,各地生乱,李德顺应时势,以保卫家乡的名义招兵买马,率领族人起义,聚集起数万之众,打了几场小胜仗。
李德时常领兵在外,唐氏留在家乡照顾儿子李玄贞。
李玄贞两岁那年,有伙乱兵仓皇逃窜至魏郡,趁守备空虚,直入郡城,洗劫一空。
留守魏郡的家仆送出消息:唐氏母子惨死在乱军刀下。
李德怒发冲冠,作战中误中他人陷阱,损兵折将,身边亲兵全部战死,自己也身受重伤,一个月内丢了数座城池。
眼看魏军兵败如山倒,李家多年基业马上就要付诸东流,族人劝李德联合世家以巩固势力。
李家是豪族,但算不上世家,一直不被世家所接受。
李德养好伤后,采纳谋士的建议,前去当时世家门阀中实力最强大的谢家求亲,允诺将来若能成就大业一定册封谢家嫡女为后。
谢家有钱有人有名望,不过缺少能领兵作战的将才,答应将嫡女下嫁李德,两家定好婚期,达成共富贵的约定。
殊不知唐氏还活着。
她一个弱女子,带着李玄贞逃过乱兵堵截,颠沛流离,吃尽苦头,终于找到李德,刚好目睹谢家嫡女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嫁给她的丈夫。
唐氏大闹了一场,然而大礼已成,李德不可能悔婚。
李德得到谢家支持,很快壮大势力,重振旗鼓。
战场上所向披靡,后院却燃起战火。
谢氏出身名门,瞧不起祖上靠卖木材发家的唐氏,唐氏恨谢家夺走她的丈夫,成日诅咒谢氏。
一个是谢家嫡女,一个是结发妻子,李德两个女人都不好得罪,一时之间焦头烂额。
李德为难,下人们更为难,阴差阳错之下两位夫人都算是李德三媒六聘娶的正室,该怎么称呼?
最后只能含糊地一个称唐夫人,一个称谢夫人。
两位夫人争了好几年,大郎李玄贞和谢氏所生的二郎李仲虔渐渐长大,战火绵延到世子之位上。
谢家门第清贵,历经几朝几代而不衰,李德的发迹离不开谢家的鼎力支持,李家长辈认为唐氏身份低微,而二郎李仲虔子以母贵,应该继承世子之位。
眼看儿子争不过李仲虔,性情暴烈的唐氏身着当年嫁给李德的嫁衣,自焚而死。
临死前,她大笑数声:“郎君,郎君,你终究是负了我!”
李德当时身在军中,唐氏身死的消息送到大帐,他当场口吐鲜血,倒地晕厥。
半个月内,这位驰骋疆场多年的一代雄主苍老了十多岁,满头黑发白了一半。
世人这才知道李德对发妻唐氏何等深情。
李玄贞成了世子。
谢氏心如死灰。
子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子而死。李玄贞觉得谢氏是逼死唐氏的罪魁祸首,对谢氏和她所生的儿女恨之入骨。
李瑶英的生母正是谢氏,二郎李仲虔是她的同胞哥哥。
唐氏临终前叮嘱儿子将来一定要为她报仇。
书中李玄贞一直牢牢记得母亲的嘱托,借他人之手逼死谢氏,设下陷阱害死李仲虔,连谢家的远房旁支也没放过。
至于谢氏的小女儿,书中只是一笔带过,连名字都没取,可能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
……
李瑶英无语凝噎。
发现自己是个名不经传的早夭角色,而手握兵权的长兄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折磨自己的阿娘、哥哥,肯定还会顺手杀了自己,该怎么办?
李瑶英曾试着和李玄贞和解,发现此路不通。
李玄贞对谢家的恨意根本无法化解。
她只能先下手为强。
结果这条路更走不通。
李玄贞是男主,有大气运,大机遇,明明经常身陷险境,最后关头总能化险为夷,有如神助。
李瑶英几次出手,不仅没伤到李玄贞分毫,还落得一个遍体鳞伤。
有时候她只不过是在心里默默盘算怎么为难李玄贞,马上就会头疼欲裂,浑身难受。
李瑶英想起书中两大铁律:
男主哪怕被刀捅得满身窟窿,就是死不了。
谁伤害男主,谁就会遭天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李瑶英朝天翻了个白眼。
难道只能认命,等着李玄贞掌权后挥刀杀了自己和二哥?
李瑶英不服气,一边提防着李玄贞,一边另寻保命的计策。
这些年她小心应对李玄贞的手段,保住了阿娘谢氏和二哥的性命。
按照书中所写,李仲虔本该在一年前殒命,谢氏也会在随后不久服毒自尽,李瑶英暂时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她知道自己更改不了最终的结局,只是让阿娘哥哥多活几年罢了。
那又如何呢?
多活一天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