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节日习俗

苗族的丧葬习俗是什么样的?了解苗族丧葬习俗文化(2)

分类:节日习俗时间:2017-07-11 18:53:38关键词:丧葬,苗族

QQ截图20170711185629.jpg

  (三)祭祀出孝、舅家盘问、诉姑妈话 

  祭祀活动自始至终都由祭师主持。一般来说,在纳雍苗族中,一个宗族有一位祭师,该宗族的丧事活动都由他来唱主角,祭师市一代一代地通过身教言 传继承下来的,不仅要熟悉本宗的丧葬规矩,还要熟悉本宗族的人际范围,因为在祭奠刚去世的人时还要连原来死去的本宗族的上几辈人一道供奉。 

  祭祀开始后首先要供食。供用的食品有部分要专门准备。祭师供过食后,一些主要客人也要给死者供饭。各家供完饭后,一般都已半夜。这时,祭师打 火把在前,背弩的长男和拿竹棍、长刀的孝男随后,从棺木旁依次跪拜后出门。鼓、笙、地炮、牛角齐鸣,一行人绕房屋后又才苦入灵堂,一般一晚三次,这称之为 出孝。相传是由于一位首领的尸体别野兽叼走所形成的风俗。 

  苗族特别是,在舅家供完饭后,在孝家安排的住处,管事的这时要拿一壶酒来给舅家人喝了后,舅家代言人和管事各执木棍,进行对歌。从形式上看对 歌中,舅家是占主动,用质询口气盘问孝家,如死者如何死,丧事是否准备齐全等。馆是代表的孝家则一味解释、谦让。这可能是古代孝家和舅家的一种对立谈判的 遗迹,其中包含着苗族舅权制的内容。 

   (四)打牛、指路 

  纳雍苗族的牛祭分为家祭和外祭两种。家祭即在家中堂屋进行的祭奠活动;外祭要在外面平坦的地方搭一个棚子作为祭房,把灵柩抬到里面祭奠。在老 人过世后,孝家一定要打牛祭奠,婿家也可同时打牛祭奠,打牛这种习俗的历史在苗族中可能已非常久远。任昉《述异记》卷上载,苗族先民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被 古代民间描述成牛的模样。这证明牛和苗族先民的密切关系。《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又说,蚩尤死后,“祭蚩尤不用牛头”,证明当时还是实行牛祭的。 

  指路是通过唱路词的形式进行的。从内容上看祭师的指路词有几个特点:一是叫死者灵魂带回去做种的东西,都是些生产生活的必须品;二是死者灵魂 都是走路返回祖先居住的“阿略城”,并不是像其它宗教有“升天”“轮回”的内容:三是返回祖先处的路标有真实的,也有抽象的。它有具体的地名也有抽象的地 名,如山冲、蚂蚁山、龙潭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苗族的丧葬习俗虽然具有原始的宗教性质,但它也是苗族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历史上,苗族是一个不断 迁徙的民族。显然,路词反映的内容可能是苗族对迁徙的追忆。 

  (五)埋葬、解簸箕 

  在祭奠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埋葬。挖墓要先在墓穴处的四角及中间奠酒,然后挖中间奠过酒处的土,挖墓穴时把第一锄土要单独放好,入葬后祭师对 死者进行交待,然后把卦放在坟前的石缝中。在藏好后的第三天要复山,孝家及亲友要上山供奉并将竹卦插在坟上,用挖墓时的第一锄土盖住。 

  在死者去世满一个月的时候,按习俗要接死者的灵魂回家和亲人团聚,也就是解簸箕,经过一系列仪式后死者的灵魂从此与阳世人家分手,踏上返回祖先住地的途程。至此,整个丧葬习俗全部结束。 

  苗族的丧葬祭词缺乏文字的记载,七千年来仅凭口头传承。苗族应为战争而失去了先民的田园沃土四处漂泊,但他们认为在死后,灵魂也要回到祖先的 居住地,有的去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唱词:“天使那样的阴沉,地是那么的黑暗,老天不帮我们,我们要走了,美丽的田园沃土沼泽湖泊,我们舍不得 啊!......”苗族丧葬祭词不仅是生者对逝者的告慰,同时也为逝者指明回归祖先故土指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对后人的启迪。它对研究苗族先民的迁徙史将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也是研究苗族社会形态的重要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指路歌》,是苗族先民为后人留下的不可多得关于苗族先民们迁徙路线的历史资料, 使后人了解了苗族先民所经历的这段苦难史和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顽强的抗争精神。 

 

   苗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的一页,苗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由古以来,苗族留存着丰富、独特的民族习俗。在婚姻方面,苗族一般都比较开放自由,他们实行一夫一妻制家庭;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而且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苗族有着许多传统特色的节日……以后我们也会逐做介绍,那么,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www.qiuyulu.com 秋雨露语录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