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更多故事

李时珍关于对联的故事

分类:更多故事时间:2018-06-16 14:45:09关键词:李时珍,对联

 

李时珍关于对联的故事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李时珍关于对联的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李时珍故事1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

 

QQ截图20180616091505.jpg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上联,限一天对上。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又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明珍。走进院后,看到从竹不禁赞叹:烦暑最宜淡竹叶。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不胜感叹: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李时珍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郝知府拿起李时珍为他开的处方,自言自语:纸白字黑,酸甜苦辣五味皆有。李时珍手中毛笔尚未放下便说: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就这样,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郝知府起身告辞出门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李时珍故事2

    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先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山茄子……”李时珍望着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汉,记下了药名。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但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

  李时珍决心要找到它,进一步研究它。之后李时珍在采药时找到了曼陀罗。他按山民说的办法,用曼陀罗泡了酒。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口尝一尝,亲身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头以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最后,他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

  一旁的人都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醒来后的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有人埋怨他太冒险了,他却笑着说:“不尝尝,怎样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听了他的话,大家更敬佩李时珍了。就这样,又一种能够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李时珍故事3

    在几次亲自上山实践寻找正确的医学理论后,李时珍更是悄悄地立下志愿要做一名艺术高超、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可是,李时珍追求知识,立志行医的兴趣和理想,却给父亲李言闻带来了忧虑。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在剥削阶级看来,医生是和算命、卖卦、看风水的人一样,是从事“小道”、“贱业”的人,受到轻视。他们恣意呼唤医生,侍候自己,因此,当时社会里,不仅有钱有势的子弟,就连一般的读书人也都不肯轻易去做医生。李言闻父子两代为医,饱受了达官贵人的轻视和欺辱,这种痛苦经历,使李言闻决心要改变李家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在李言闻多次科举考试失败后,他更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聪明好学的李时珍身上,他固执地为李时珍选择了一条通过科举做官的道路。

  从此以后,父亲李言闻一次一次地拒绝李时珍请教他医学方面的问题,因为,他决不肯轻易让李时珍和自己一样做一名医生。

  于是,李时珍从12岁起,便在父亲严格的监督下,离开了自己喜爱的山林湖滨,关在家中读经书,作八股文,准备参加乡试。

  当时,这种参加科举考试,得中功名之后为官的人生理想,是几乎每一个读书人的最终目标,也是光宗耀祖,彰显门庭的唯一途径。但是,李时珍并不快乐,在科举考试的限制下,读书成了繁文缛节,束缚心智的代名词。

  14岁那年,聪慧过人的李时珍便中了秀才。李时珍在科举道路上的小小成就,给了父亲李言闻以巨大的希望,他越发感到自己为儿子选择的科举道路是正确的。

  但是最后,李时珍没能像父亲一心向往的那样,在仕途上一路顺畅地走下去。经过科考的几番失败之后,李时珍也渐渐长大,他决心彻底放弃科举这条道路,而是重新拾起儿时的梦想,做一名悬壶济世的行医之人。

  李时珍选择了一条在当时根本不为人所称道的道路,背离了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所谓“坦途”,却怀着一份救死扶伤的梦想和执着,成为把中华医药学传承下来的一代宗师。 

 

 

李时珍在民间流传极广,蕲春及鄂东南的老中医和挖药人几乎都能讲几个李时珍的故事。更多关于李时珍关于对联的故事,继续关注秋雨露。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