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是子孙自有他们的福分,长辈不必操劳﹑担忧。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典故,欢迎借鉴参考!
典故
著名作家殷谦《心灵真经》:“八仙之首‘铁拐李’本名李玄,在人间修仙,渐得真道,一日其元灵出窍往华山而去,独留肉体于山间。李玄元灵数日乃返,不见肉体,觅之,方知肉体为猛虎所害。蹀躞间,忽见一饿殍,面丑足跛,因主魂死于天灵盖而‘神经’俱毁也,故而疯癫。李玄视之,饿殍将死,遂入饿殍之天灵盖,借附其身,手执铁拐。人皆疑李玄化身成仙。之后,跛足执拐之人屡次施法救人,恩泽乡里,众人方知跛足之人乃是李玄,故称其为‘铁拐李’。铁拐李成仙之前,有妻室,生一子。铁拐李跛足,家徒四壁,正值除夕,然家无点亮。其妻哭曰:‘邻家过年,我家受寒,邻家通明,我家没灯。’铁拐李闻之,但闭目不复有言。少顷,忿而起,凿木造一假人,欲往偷油。半夜至邻家,恐人察觉,遂以木人入门探之,邻家果察觉,挥刀斩之,木人应声倒地,铁拐李惊而却退,遁逃矣。此后,铁拐李一心求仙,游历各地寻仙访道,终脱离肉体而成仙。其妻含辛茹苦养子成人。其子科考出仕,大婚之日,铁拐李下凡探看,但见深宅大院,门庭若市,俄闻笙乐聒耳。其妻衣着鲜亮,然奔忙于庭院,待以客。铁拐李视之,叹息不止,遂变铁拐为笔,于壁上题诗曰:‘三十晚上偷灯油,钢刀斩了木人头,儿孙自有儿孙福,谁给儿孙做马牛!’题讫,执拐离去。有客见之,转瞬不见题诗者,相共惊疑,面壁高吟。其妻惊闻,知其夫君曾来,出门急寻,于村外见其背影,微睨之,白发如帚,跛足驼背,果乃铁拐李也,遂紧追不舍。铁拐李止步,挥拐劈地,但闻一声霹雳,大地裂而分之,成一峡谷,其妻无奈,伏地号呼,忽见铁拐李抛拐,化拐为龙,其乘龙而去。”(殷谦,《人经》三部曲之《心灵真经》,黄山出版社)
殷谦点评:“铁拐李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谁给儿孙做马牛。父母溺爱其子乃是害子,反苦自己。其实没有必要事事都替孩子去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奋斗,那么,他的一生就不是真正的人生,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只是坐享其成,那么他的一生就是没有意义的一生。”
河北民间故事
传说,过去有一人,家贫如洗,妻儿跟着受累。其妻埋怨他:“人家都有钱,你看看你,我就不说了,孩子让你给饿的,脸都是青的。”此人言道:“流年不顺,又没收成,街坊四邻也都穷,有没个亲戚,借都借不来,我能咋办呀?”其妻言:“借不来,偷你总能偷吧?”“哪里去偷?”“财主家。”“财主家高墙大院的,我又翻不过去。”其妻言道:“他家院墙不是有排水的水眼吗?你不会从那钻进去。”此人言道:“财主家有的是护院的,个个如狼似虎,你脑袋一钻进水眼,护院的拿大棒就把脑袋打碎了,还怎么办?”“你不会拿个瓢先试试,打碎了就别进去。”此人如其言,一进水眼护院将瓢打碎。就把头缩了回来,心中就思量,我连偷都偷不来,还怎么回去见妻儿,一羞之下,离家出走。
二十年后,此人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来到自家门口,一打听才知道,儿子过家富足。此人无颜见妻儿,就在墙上提下一首打油诗:
二十年前把人偷,一棍打破葫芦瓢。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其子看诗,告于其母,其母大惊,叫儿子快追此人,原来就是你父亲。
闽南民间传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据传,罗伦之父是个秀才,早年寓居泉州,因家境贫寒以及科场失意,只得到外地当私塾先生。罗秀才家中有妻有儿。妻子是大家闺秀,一时不习惯干家务,在罗秀才到外地教私塾期间,很少回家,家里的事务,全由儿子帮其母亲一起打理。有一年的岁末,罗秀才回家过年,一天,他觉得儿子罗伦已经七岁了,就想考考他对对句子,以便送他入私塾读书,将来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当时,罗秀才出一个“天”字让罗伦来对,罗伦平日总是帮助母亲搞家务,没学过对对子的方法,结果一是对不出来,他母亲在一旁干着急,便侧过身来,暗中用手指地,意要罗伦以“地”对“天”,没想到其手指正对着地上的鸡屎,罗伦赶快回说:“天对鸡屎”,此一对把他的父母都给愣住了,罗秀才再厉声问:“老爸”对什么?他母亲怕他再对错,气坏罗秀才,见其子偷偷地看她,便又侧过身来,暗中用手指指向自己,意要罗伦以“老母”对“老爸”,无奈罗伦不明其意,见母亲的手指正对奶房,便急忙对说:“老爸对奶”。罗秀才顿时心灰意冷,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怪儿子的“蠢笨”,见日后前途无望,一气之下,便抛妻别子出家当和尚去了。
罗秀才的突然出走,给这个原来就十分贫穷的农村家庭带来很大的打击。起初,其妻子十分悲伤,成天以泪洗面,后来渐渐地想开了,就坚强起来,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她除日夜辛勤地纺纱织布外,还千方百计教导儿子,开发他的智力。罗伦年纪虽小,却非常争气,每天上山放牛砍柴时,身边总带着书本,认真刻苦学习。长大后,又得名师的指点,进步更快。二十五岁时,考中举人(11年后高中状元,那是后话)。罗伦中举后,为答谢母恩,便给母亲做生日。消息传开后,离家十八载的罗秀才,喜出望外,迅速返家探访。其时,看门的人不认识他,便入内报说有一个和尚前来化缘。罗伦的母亲便慷慨地吩咐拿出一千文钱捐赠给他。谁知那和尚一直摇手,口中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看门人再进去禀报,罗伦母亲以为那和尚嫌少,又吩咐再加一斗米给他。那和尚仍然不肯接受,但求亲眼看看新科举人的模样。正当看门的人左右为难时,恰好罗举人从大厅里走出来,和尚便抓紧时机把他认真地端详了一番。待罗举人入内后,和尚又提出要求:“有话想和罗太夫人当面说说。”看门的人认为男女授受不亲,这和尚也太不识相了,竟有如此非份之想,不予理睬。和尚无法,最后只得求取笔墨,让他留言。看门的人很不情愿地满足了他。和尚并不与其计较,提笔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和尚题之后,安然转身而走,一直没有回头。后来,罗伦和他的母亲获悉情况,赶紧来到大门口,看到这首题诗后,大吃一惊,原来这个和尚正是他们日夜思念的至亲之人,遂嘱咐家人四处寻找,可那和尚早已不知去向。
从此后“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成为一句俗语,并在泉州流传了下来。
注:罗伦,字彝正,号一峰。明宣德、成化间人。在朝廷为官时,曾被贬到泉州任市舶司副提举,他曾据理上疏“反对将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在泉期间,他多次亲自讲授理学,对泉州文化教育做过重大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一峰先生”。后人还在他讲学的地方建造一座“一峰书院”。(罗一峰在泉州讲学时,就曾以自己小孩时的“天对鸡屎”的故事来激励泉州学子,指出做人只要发奋努力学习,最终都会有好的结果。)
秋雨露 www.qiuyulu.com 小编整理的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典故,赶紧收藏吧!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