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比一比》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一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天枰、记录纸、笔、大皮球和小皮球、泡沫积木、磁铁、梨、苹果等幼儿每组一份材料:天枰、幼儿记录表、笔、实物若干份(塑料蛋壳与铁质小汽车、磁铁与橡胶玩具、橘子与香蕉、积木与乒乓球)
一、了解天平秤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出示天平秤:让幼儿观察,并知道天平秤的原理。
二、探究新知识
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师:出示一个大皮球和一个小皮球,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用句子"……重,……轻"和"……比……重轻"来说明物品的'轻重。
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
2、掂一掂,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1)教师出示1块泡沫积木和1块磁铁,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师:现在请一个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泡沫积木和磁铁的轻重。老师这还有好多东西,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端一端、提一提、掂一掂)
(3)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4、称一称,比一比。
(教师示范称一称苹果和梨)师: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翘起来了。(这边是垂、这边是翘)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请幼儿每两人一组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轮流操作。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四、活动小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
(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陕西旅游出版社,小班数学(上),第8页。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1、学习运用并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
2、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重点:让幼儿学习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难点:会自己动手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下方。
磁性教具小狗8只,猫7只,鱼6只。
(1)首先将8个小狗排列整齐。
教师:今天有许多的小客人来到我们小二班作客,看看是谁来了呢?
教师:哦,原来是小狗呀!有多少小狗呢?(引导幼儿说出许多)
(1)将7只猫一一对应排列。
教师:今天小狗还请了许多的小猫去它们家做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狗和小猫是不是一样多?
(引导幼儿说出不一样多)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狗和小猫不一样多”。
(2)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多1个,猫少1只。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小狗和猫变成一样多呢?(添1只或减少1只小狗)。
(3)启发幼儿说出猫多1只,鱼少1只,并想办法使猫和鱼的数量一样多。
教师:小猫去小狗家做客,小狗端来了小猫最爱吃的小鱼招待小猫。
师边演示边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和小鱼是不是一样多呢?
(猫多1只,鱼少1只)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狗和小猫不一样多”。
教师:那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仔细想一想,怎么样才能使小猫和鱼变成一样多呢?
(添1只鱼或减少1只小猫)。
教师小结:
我们这样一一对应的排列物体就能很清楚的看出来两组物体谁多谁少,并且给两组数量不一样的物体添一或者减一就能使两组数量不一样的物体变的一样。
教师:现在小朋友们学会了给两种物体比较多少,回家以后也可以在家里给家里的东西比一比谁多谁少。
通过在游戏中给我的启发来设计这节活动,引导能对同类物体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幼儿理解图意思,发现颜色不一样活动地点不一样。
1.能对同类物体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并依据不同属性分别比较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带量运算。
《幼儿画册》第3册p19、两种颜色的笔、记录纸。
一、导入
1.数学游戏“比一比”
看画册理解图意,出示幼儿画册,引导幼儿观察上面一幅画。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一共有几只?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一样,活动地点一不一样—有的在岸上,有的在水里)?
2.按不同的'属性分类并比较数量。
(1)有的小朋友看出来小鸭的颜色不一样,那么,小黄鸭有几只?小灰鸭有几只?请你把它们记录在纸上。
(2)还有的小朋友说小鸭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岸上,那么,水里有几只鸭子?岸上有几只鸭子?请你们把安们记录在纸上。
二、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下面一幅图的数量关系。
1.提问:小朋友中都是男孩子吗?有几个男孩?几个女孩?谁多谁少?请你分别把们记录在经纸上。
2.再看看小朋友都在拍球吗?有几个在拍球的和跳绳的哪个多?分别记录在纸上。
三、幼儿分组操作练习。让幼儿熟悉掌握并运用起来。
1、认识12个生字及其相应的组词。
2、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儿歌,并从中体悟“大小”“多少”的含义及量词的用法。
3、能够认真观察图画及周围的事物并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4、能从复杂的事物中进行选择,仿照教材作简单的运用练习,培养其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1、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创设各种情境,让孩子们在伙伴的亲切话语中,在富有乐趣的游戏、竞赛中,在周围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主动参与,获取发展。
2、在识字过程中,让孩子掌握尽可能多的、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记字方法。
3、让孩子领悟看图背文和配动作读背文章的妙处,并作一定的巩固练习。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培养他们读书、识字及发言的自信心,让孩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奋发前进。
3、继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能力,让孩子在与他人的相互帮助与切磋中学会学习。
启发学生的思维,仿照课文编句子是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拼音字卡图卡。 为了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我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设计教法,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 一、情境导入,说图引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好朋友丁丁想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大家愿意吗?好,现在我们已经坐上了通往丁丁家的公共汽车。瞧,我们到了!仔细听,丁丁正和我们打招呼呢! 2、(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丁丁立于院子中央,伸手打招呼)丁丁:哎!大家好!欢迎你们的到来! 3、师:丁丁家的小院子还真漂亮,大家瞧瞧都有什么?先跟身边的伙伴说一说。 4、生一边看图一边讨论。 5、师:谁想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就站起来说吧! 生A:有鸟。 师:哪里有几只鸟,能把话说的更完整吗? 生A:房檐上有一只鸟。 师:真聪明,一点就会。 生B:树下有一头牛。 生C:树上有很多苹果。 …… 二、看图学词,游戏巩固 1、师:听了大家的话,动植物朋友们可真高兴,瞧,它们把自己的名字都告诉你啦!(课件中每种事物的旁边出现它们的名字)只要你能熟练地叫出这些名字,它们马上会和你交朋友,愿意试一试吗? 2、学生自己读屏幕上的生词。 3、抽生展示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A:我想做个小老师,指着大家读,我读一遍,大家读三遍,行吗? 余生:行! (此生上台执教) 生A:老师,我还想让这个小组开火车读。 师:你选个火车头吧! (生A指字,小组1开火车读) 生A:你们组读的很好! 组1生:谢谢! 生A:老师,我教完了。 师:出色的小老师,真了不起! 师:还有谁想读? (全体同学都举手) 师:都想读,你们说这次怎么读? 生:男女比赛读!齐读!…… 师:好,我们先男女比赛读吧! (生活动) 师:男女同学不分上下,再齐读吧! (课件显示动植物及它们的名字消失) 师:哎?好朋友们和名字怎么都没了? 生B:它们可能跑到屋里去了吧! 生C:它们可能跑到操场上去做游戏了! …… 师:让我找找?哦,原来它们都跑到老师的桌子上来了! 4、小游戏:“找朋友” 师出示拼音字卡和图卡: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找朋友”,大家喜欢吗? (老师说明游戏规则) 生活动:当余生唱起《找朋友》这首歌时,拿图卡的同学蹦着跳着去找相应的拼音字卡做朋友。 师:他们找对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叫出好朋友的名字吧! (生齐读生词) 5、发奖品。 师:大家爱动脑筋,交了这么多朋友,每个人都有奖品。(做游戏的同学带回自己的卡片做奖品,师取出漂亮的图字卡贴于黑板,作为在坐同学的奖品。) 三、送词作诗,研读儿歌。 1、师:这些动植物朋友出来玩了半天,真的有些累了,让我们把它送回家吧! (1)(屏幕显示黄牛和花猫) 师:它俩在一块可真有意思,咱们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A:黄牛大,花猫小。…… (2)(屏幕显示第一句儿歌) 师:是啊,丁丁也这么想,你瞧,他还编了一句诗呢!读来听听! (3)(屏幕显示鸭子和小鸟) 师:再比比,你肯定又有新发现! 生B:鸭子多小鸟少。…… (4)(屏幕显示第二句儿歌) 师:看,丁丁的诗又来了,谁想读给大家听? (5)师:看来,这比一比的方法还真不错,一比就有新发现,一比就有好诗读,下面的比一比,只要你认真看,仔细想,就能和同桌俩编出比丁丁还好的诗,想挑战一下吗? (6)(屏幕显示苹果和红枣、杏子和桃子) 生讨论,师板书:“比一比” (7)师:小诗人的.诗编好了吗?谁想来展示一下? 生C: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个枣。 师:是一个枣吗? (大家修改为“颗”) 师:C同学请再说一遍,好吗?(生C重说) 生D说最后一句儿歌。 (屏幕显示第三、四句儿歌) 2、诵读诗歌 (1)师:你们编的诗还不错,只是有些词用的还不太准,没关系,待会练练小铁嘴,就不用发愁了。瞧,你们的诗句已经上了电视,和丁丁的诗句合起来,就是一首最完美的小诗。不信,你大声读一读! (2)生自由读儿歌。 (3)师:谁想把自己最棒的读诗水平展示给大家? (4)生A单读。 (5)余生评价。其中一生言:A同学,你读的真快乐,能教教我们吗? (6)生A教读。 (7)师:A同学已经是最有名的朗读小专家了,再有谁敢于挑战,把他读坐下? (8)生B单读。 (余生对其二人进行评价) (9)师总结:看来,B同学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要加把劲哟!对于A同学,我简直太佩服了。这样,我想和大家一齐读一遍小诗,来感谢A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大家说好吗? (11)师生齐读儿歌。 (12)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指着屏幕来背诗,还有的同学做着动作来说诗,这两种学习方法都很好,不如我们也来学一学。 (13)师指屏幕,生自选方法齐背。 (14)送礼物。 师:小朋友太聪明了,读了几遍就能把诗背下来,这不,丁丁高兴地把礼物还给了我们,让我们打开看看吧!噢,原来是些非常精美的字娃娃。(师贴于黑板) 四、生主师导,合作探究。 1、师:看,我们获得了这么多成功,接下来还想不想再学习了?这次,想学点什么?怎么学?先给大家2秒钟的时间考虑考虑。 2、生发言。 生A:学黑板上的生字。 师:怎么学? 生A:给字组词。 生B:我想记字的样子。 生C:我想写字。 师:这个方法也很好。 生D:老师,我看到课文下面有些图画,我们想和上面的小姑娘一起说词。 师:你真是一个用心观察的好孩子! 3、师:再有没有其他的学习方法了?好,根据大家的意愿,下面,我们就分成三个大组来合作学习。 (师按学习内容的不同帮同学们分好学习区域) 4、师:准备好了吗?听听老师的要求: (1)识字组的同学每人取一张生字卡片,从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字娃娃,然后用你最常用的识字方法来记住它,学完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 (2)写字组的同学要认真看好书上的笔顺提示,按正确笔顺把字写漂亮,还要注意字的位置。 (3)说词组的同学如果把书上的事物都说完了,再可以想想教室里、学校里、马路上、村子里还有家里的很多事物,你就会说出更多的词了! 5、生合作学习。 6、交流展示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大家有收获了吗?想不想做个交流大师?哪个组先来? (1)识字组 生A:我想专读字。我读1遍,大家读2遍,行吗? (此生教读) 生A:同学们,我读的怎么样? (余生评) 生B:我教大家记字的笔顺。 (此生教“少、红”两字的笔顺) 生B:大家记住了吗? 生C:我想教大家组词,请大家跟我拍手。 (此生拍手教组词) 生C:同学们,可以评一评我吗? (余生评价) 生D:我想记字的样子。 (此生述说“杏、苹”两字的构字部件) 师:用两个旧字组成新字,真不错!再谁来? 生E:我找到了样子跟它们很像的字。 师:什么字?你愿意写到黑板上吗? (此生板书:“棵、推”) 师:给我们说一说吧! (此生说明“棵与颗”“推与堆”的区别) 师:你瞧,比一比的方法又得到应用了! 生F:我想记字的偏旁。 师:怎么记? 生F:杏和桃都是树上结的,跟树有关,所以都是木字旁。 师:你能想到这个办法,真厉害,咱俩握握手! 师总结:识字组已经胜利的完成了他们的学习任务,尤其是最后两位同学值得大家学习,因为它们不照搬老师以前说的方法来识字,而是自己创新。来,让我们再为识字组同学优秀的学习成果鼓掌! (2)写字组? 师:把你们的作品拿上来展示一下吧! (生把自己写的字放于实物投影上) 师:大家看,他们写的好不好?(众生评价) 师:我来采访一下,请问各位书法家,你们为什么能写这么好? 生A:我是按正确的笔顺来写的。 生B:我看好字的位置才动笔写。 生C:写字时,姿势一定要端正。 生D:擦字要轻轻的。 …… 师:大家记住这些秘诀了吗?谢谢各位书法家的指点,下节课,就请你们来指导我们写字,好吗? (3)说词组 生A:老师,我想说书上的词 师:说的这么流利,真是一张小铁嘴。同学们想不想和他比比?快点练一练! (生自己练说) 师:谁来竞争? (生B单说) 师:又是一张小铁嘴!你们组还有什么新词吗? 生C:老师,我说教室里的,“一张桌子”。 师:我也说,“一扇门”。 (其他学生说) 生D:老师,我说教室外面的,“一片草地”。 师:我说,“一朵花”。 (其他学生说) 师:好,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能一一地说了,现在,我建议大家换种玩法,从我们刚才说的这些词中任意选出两个来作几句诗怎么样?我先来—— 一个大,一个小,一辆汽车一本书。 生A:一边多,一边少,36个同学一位老师。 生B:一个高,一个矮,一只骆驼一只羊。 生C:一个胖,一个瘦,一个西瓜一根黄瓜。 生D:一个好,一个坏,一只小羊一只狼。 …… 五、作业延伸,自然回归。 师:大家说的真精彩,老师怎么也听不够,可是丁丁告诉我,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了!这样,咱们把学习用具收拾好,先到厨房去吃饭,回家后(课件出示作业)再把想做的诗,想配的画说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我们再来展示交流。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身高比一比》 (一)尝试用多种方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二)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重点:学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难点:用绳子测量、比较身高。 (一)和保健医生联系,取得配合。 (二)测量用的绳子和其他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测量比较的材料。 (三)记录纸和笔。 (四)幼儿用书第1册第25-27页。 (一)比比谁高(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测量有一定的经验,而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自己到底有多高、班里的同伴谁高谁矮都有了探索的兴趣。先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比较身高,从而引发他们对本活动的.兴趣。) 测量身高方法多。 (1)今天我们来比比大家的身高,请你找个朋友想办法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鼓励幼儿结伴后用各种方法比较身高。) (2)交流分享经验。 说说你和好朋友是怎样测量身高的。(引导幼儿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如:背靠背站立后目测比较;躺下来后请其他同伴在地上画记号,再进行比较;使用教室里的身高尺图进行测量比较。 (二)绳子量身高(设计意图:使用绳子作为统一的活测量工具来测量和比较身高,让孩子们突破测量这一难点。) 1.量一量。 (1)这里有绳子,请每人拿一根,和你的朋友互相用绳子来量量身高吧!(幼儿使用绳子量身高:一名幼儿笔直站立,其他幼儿帮助把绳子从头顶垂落下来,到地面后在绳子的相应部位做上记号或者直接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2.比一比。 请一个组的小朋友把量出你们身高的绳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谁高谁矮。(引导幼儿把记录身高的绳子一头对齐,排列在地板或者固定到墙面上,进行比较。) 3.高矮来排队。 把你们的绳子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成一排,然后你们也来排队!(每一组幼儿把绳子按顺序排列,再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让其他小组检查是否正确。) 4.谁最高? 我们全班,谁的个子最高?(每个组选出自己组里最高的幼儿,再次进行比较。) (三)到底谁最高(设计意图:用标准的仪器进行测量,一方面是让幼儿获得关于自己身高的准确数据,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带幼儿到保健室,请保健医生使用测身高的仪器给每名幼儿进行测量,让幼儿用纸笔记录下自己的身高数据。 2.再来比一比。 医生为我们每个人测出了精确的身高数据,这次我们再来比比,全班小朋友到底谁最高?(共同比较数据,并在幼儿用书上记录下自己的身高和好朋友的身高,找出全班最高的幼儿。) 本课是在一年级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也是为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和比较大小打基础。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多形式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几个美丽的风景区,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 二、(出示情景图)。 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2、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1)谁最高?谁最低? (2)比较黄山和泰山谁高? (3)恒山和华山比较,哪座山比较高呢? 三、自主学习 根据提出问题选择一到二个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四、汇报学习情况 板书:位数不同 直接比 位数相同,比首位 首位相同,依次比 五、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吗? ( )<( )<( )<( ) 六、提高训练 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 1. (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 4.汇报讨论结论。 生可能会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 指导学生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七、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 1、收玉米。 2、比较大小 八、总结 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板书设计: 比一比 位数不同 直接比 位数相同,比首位 首位相同,依次比 在数学区中,可提共排序板、动物与食物想匹配的材料,如小兔子 和萝卜、小狗和骨头等,请幼儿用一一对应比多少的方法比较动物与食物的多少。 1、愿意大声回答教师的问题。 2、按要求正确地在排序板上摆放,并尝试一一对应地方法比较俩组物体的多少。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学习一一对应的俩中物体的.多少。 2、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后,引导幼儿说出多的是谁少的是谁。 玩偶、书、小筐 1、小熊请客。 2、小狗小猫排排队。 3、小狗小猫谁多谁少。 4、幼儿操作活动。 1、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2、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 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难点: 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1、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娃等等。 2、演示教具:两棵高矮不同的树。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出示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两个娃娃)我把她们都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看看这两个娃娃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娃娃比小娃娃高,小娃娃比娃娃矮。)” 2、再出示一个中娃娃,引导幼儿比较。 “我还有一个娃娃,我也把她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并放在这两个娃娃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娃娃。看看她比哪个娃娃高?比哪个娃娃矮?(比这个小娃娃高,比这个娃娃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二、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 1、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来比高矮。 “刚才我们的娃娃比过高矮了,那我们小朋友也来比一比吧,我先请这一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你们都站在平平的地板上。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中等个子的'幼儿上来,三个小朋友比高矮。 “我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地板上,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看看她比谁高?她比谁矮?”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比一比,再请这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同上。 三、幼儿和树小组比高矮。 1、幼儿和树比高矮。 “现在我请小朋友和别的东西比一比,知道是什么吗?(树)我把树放在平平的地板上,树高还是矮啊?(不知道)要想知道树是高还是矮是要有东西和它比的,那我请这组的一个(中个)小朋友来和这棵树比一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出示小树。“你们说是小朋友矮,那我还有一棵小树,也把它放在平平的地上,看看现在是谁比谁高?谁比谁矮?那小朋友和两棵树比一比是(小朋友比树矮,小朋友比小树高。)”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和树比一比,再请那组的一个(高个)小朋友上来。谁最高?谁最矮?(树比小树高,树比小朋友矮。) 小结:高和矮是要通过比较以后才能知道的,单一个东西不能判断高矮。 四、按高矮排序。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这些玩具有高有矮,请你们在桌子上去比一比,按高矮来排排队。” 每个小朋友使用以下几类操作材料: (1)按瓶子高矮排序; (2)按套娃的高矮排序; (3)用积木从低到高叠楼梯; (4)按杯子高矮排序; (5)按小棒高矮排序。 2、讨论:请个别幼儿把排好的玩具拿到讲台来,这是什么玩具?数数有几个?教师指其中一个问,说说比这个玩具高的有哪些?比它矮的有哪些玩具? 五、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今天我们学会了怎么样比高矮,现在我们从矮到高排着队,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可以比高矮。”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1、学习按物体的厚薄、长短进行正、逆排序。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 3、培养幼儿爱动脑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开始部分 老师这里有一些你们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 二、基本部分 1、长短的排序 (1)出示长短不同的铅笔5支,我们来比较他们的长短,谁愿意给铅笔排队?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办法,大家讨论后统一评比办法。 2、幼儿探索排序的办法,总结出两种排序。 (1)这5支铅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队,谁来帮忙? (2)请幼儿排序,大家验证,有错误的地方请幼儿纠正。 (3)请另一名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排队,大家一起验证。 师总结:排队有两种方法,可以从长到短,也可以从短到长排。 2、厚薄的排序,巩固幼儿对两种排序方法的'掌握。 (1)出示厚薄不同的图5张,请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2)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 ,大家一起验证。 3、操作练习,共同验证。 三、结束部分 分9组幼儿,每组5人幼儿,请幼儿按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序,并分享。 四、延伸部分 在区角中,投放有关排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巩固。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重点: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讲述比较的.结果 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 (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 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 (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 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 (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 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 (4)比一比,说一说 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 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 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 四.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 “比赢”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我的来源之一,而孩子往往在“比”的过程中只看到比较的某一向度,因此争强好胜,产生争执。本活动借助绘本《阿比,比一比》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在看看、说说、比比的过程中体验同一件物品如果比的内容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从而了解每件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的'道理。 1、了解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比较的乐趣。 1、绘本PPT、实物李和梨、毛线球、记录纸、笔。 一、绘本导入,兴趣激发 1、结合PPT1、2讲述绘本:梨和李比多少,可以怎么比?梨和李除可以比多少还可以怎么比? 2、教师:原来,相同的东西,比的内容不一样结果也会不相同。 二、比比游戏,拓展体验 1、出示PP3讲述绘本提问:小猫和小兔还可以比什么? 2、游戏比一比。 你和朋友比什么可以赢? 介绍记录要求:比什么?结果怎样?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分享:赢了吗?你和朋友比了什么? 教师: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希望我们不仅能找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发现朋友的长处。 三、回归绘本,感受情趣 1、阅读绘本结局。 3、出示阿吉尾巴,好长好长……,感受绘本情趣。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3.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1.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的午睡行为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难,可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 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⑴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 ⑵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⑶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二、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水,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1)教师:怎样睡会发生危险,怎样睡才能让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的。 (2)教师在幼儿阅读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睡法?今天午睡的时候你准备怎么睡? 三、游戏“宝宝睡觉了” 1.老师这里有很多小宝宝要睡觉了,请小朋友选一个宝宝,带他去你的床上睡觉。想一想,宝宝怎么睡才更舒服。 2.宝宝睡觉了,我们来给宝宝唱首《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 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很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优美的配乐散文诗及背景图,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恬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幼儿探索、表现。在理解动词睁、停的时候,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幼儿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理解了动词的含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知识积累比较丰富,知道许多动物睡觉的习惯,因此在最后一个讲述环节中,幼儿能大胆讲述、表现,情绪及活动气氛达到高潮。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操作材料打印。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一、儿歌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仔细听:"草儿细,萝卜粗,马路宽,小道窄。"儿歌里讲到了什么?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图一,大象和小鹿的腿,谁的粗?谁的腿细? 图二,黄色的绳子和红色的绳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细? 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 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 三、感知宽窄 师: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的粗一些,有的细一些。除了这些,物体还有其它的特点呢? 1、听儿歌,我们在儿歌中找一找。 教师说儿歌:"马路宽宽汽车跑,小道窄窄田间绕。" 师:你听到什么是宽宽的,什么是窄窄的。 师:宽宽的马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小朋友用动作表示出宽宽的) 师:在宽宽的马路上,比如我们家乡南北大河的路,有很多汽车在路上都可以一起开。 师:出示小路,可是这条路呢,车一多,一挤,就要倒在旁边的田里了。 一起说一说,哪条路宽,哪条路窄。"马路宽宽,小道窄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宽窄。 出示图五,两部手机:哪一部手机宽,哪一部手机窄? 出示图六,两本书:哪一本书宽,哪一本书窄? 出示图七,三张椅子,哪一张最宽? 出示图八,三把尺子,哪一把尺窄? 3、巩固。听口令举纸条。 师: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纸条,先看看这两个纸条有什么不同?(一个宽,一个窄)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条。老师说,请把宽(窄)的`纸条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将宽的纸条放到宽的篓子里,将窄的纸棒放到窄的篓子里。 四、练习巩固(操作材料) 1、请1、2、3、4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粗的物体。 2、请5、6、7、8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宽的物体。 3、使用铅笔请注意安全。 幼儿分组进行习题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活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比较宽,比较窄,比较粗,比较细,请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水与糖水等水盆若干,记录表。 一、1、感知7以内数量,点数操作盘中的点卡。 2、感知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引导幼儿目测点数,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多1和少1的关系。 问题:点卡上有几个点子?比7多1的点卡是几?比7少1的点卡是几? 3、按数量多少排点卡或数卡。 二、介绍开设区域 1、科学区(各种各样的杯子(一)):提供各种不同形状、材质的杯子,引导幼儿区分各种杯子,知道名称。了解各种杯子的特性,并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语言区(借你一把伞):提供借你一把伞的背景图,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较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理解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的道理。 提供木偶、卡片、图书,引导幼儿说:"请把……借给我,好吗?等句式。 3、绘画区(繁华的街头):继续提供繁华街景的课件或图片、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房屋。 4、操作区(筛花生、绿豆、米):继续提供筷子一双、小筛一个、小碟,花生、绿豆、米若干,让幼儿练习用筷子夹的动作。 5、手工区(我设计的船):提供各种建构材料、泥塑及制作船材料的`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等工具,让幼儿初步学会用多种材料制作喜欢的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6、运动区(轮胎):继续提供轮胎若干,探究轮胎的各种玩法。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四、收拾材料、集中讲评。 角色游戏:饮食店 (一)理发店娃娃家医院游戏总目标: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表现各角色的行为、活动,逐步拓展游戏主题和情节。 3、能与同伴友好协商、合作,尝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饮食店一游戏目标: 1、了解厨师、收银员、顾客不同的角色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简单的对话。 2、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感受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一起到小吃店进餐,观察了解小吃店的人员及环境。 2、物质准备:餐具(一次性纸盘、汤匙、叉子等),材料(饺子、面条、扁食、等食物)小吃店PPT。 3、环境创设: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过程: 1、谈话引入师:你们有吃过小吃吗?(引导孩子们回忆)师:你们去过的小吃店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们吃过什么小吃呢?我们尤溪有什么小吃? (引导幼儿说出清汤面、筷子面、白粿、鱼丸、粉干等) 2、交流经验师:小吃店里有什么?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3、教师播放PPT教师过程讲解一边做动作。 4、提出规则(1)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的走动,要负责好自己的岗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顾客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3)游戏结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 5、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教师事先分配好角色,幼儿也可以自主选择要扮演什么角色,(教师要特别跟幼儿强调不能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 6、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7、游戏评价 (1)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游戏体验、感受,交流"小吃店"里游戏开展的情况。 (2)教师针对营业员的服务表现和顾客的表现进行评价。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一) 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 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 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 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六)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 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 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1、通过游戏感知10以内数字的相邻数,了解数字多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1、1—10的卡片,图片房子 2、图片小兔、小鸟、老鼠、乌龟、蝴蝶、小猫、小猪各1张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1—10的卡片问:比1多1的是数字几,教师在相应在黑板上写上数字2等等;那比2少1的是数字几,教师在相应在黑板上写上数字1等等。 数字游戏:我出几你念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教师请幼儿念出比这个数多1的`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教师请幼儿念出比这个数少1的数。 二、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教师出示图片房子,教师请个别幼儿来当小动物找房子。 1、小兔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是6的小邻居 3、老鼠是2的小邻居 4、乌龟是1的大邻居 5、蝴蝶是5的小邻居 6、小猫是5的大邻居 7、小猪是6的大邻居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小动物找房子是否正确;如有找错,教师可与幼儿一起纠正。 三、幼儿操作 教师分发幼儿用书,请幼儿完成《合成一幅图》、《比一比》 教师批改作业 四、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游戏:数字找邻居 1:老师出示数字,分别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2: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去找大邻居或小邻居。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比一比》教案 8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预设)
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案 9
大班科学:
活动目标:
活动重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比一比》教案 10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比一比》教案 11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比一比》教案 12
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反思:
《比一比》教案 13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比一比》教案 14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比一比》教案 15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比一比》教案 16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
《比一比》教案 17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重、难点: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
《比一比》教案 18
【活动目标】
目标:
【活动准备】
【指导要点】
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案 19
一、设计意图:
二、活动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
四、活动准备 :
五、教学方法:
六、活动过程:
《比一比》教案 20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