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000字2篇文稿,《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读后感,欢迎大家一起阅读。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000字篇一: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发出的预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个“幽灵”已经在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游荡了167年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解体、东欧异帜,无一不是它的杰作,它曾经红遍了大半个世界,也经受了严重的挫折。
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我认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生搬硬套时期(1919--1937);二、理性应用时期(1937--1956);三、盲目偏激时期(1956--1978);四、辩证分化时期(1978—至今)。而生活在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生更是即将面对自己的使命,走上社会,投入到现时代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之中去。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态,我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并写下了这篇读后感。下面,我将从四个部分去探讨共产主义这个“幽灵”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 共产主义的理想
共产党宣言最高理想是要解放全人类,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理想社会。说到底也是对人类苦难的回应。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真正关心全人类命运的哲人。正是因为他们拥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才有了他们天才的发现。
其实,在《共产党宣言》之前,解放人类的思想就有各种形式。很多宗教的产生也是基于对人类苦难历史的同情以及对光明世界的向往,比如说佛教里的“羽化登仙”和伊斯兰教里的“至善天堂”。
但是无可否认,宗教思想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们要建立的理想社会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在思想与大脑中进行理想社会的建构,而不是在现实社会中进行创造和改变,是一个伟大的空想。尽管经历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共产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关于人类解放的宣言,是要实现人类从彼此倾轧的状态向平等与公正之理想社会的伟大转变。
二、共产主义的钥匙
马克思是如何实现人类理想社会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转变?他实现这个伟大转变的钥匙又是哪个?我个人认为是阶级分析法使人类理想社会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转变,而实现这个伟大转变的钥匙就是消灭了私有制。
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又写道“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马克思通过阶级与阶级斗争来把握人类历史的千年发展。
那么何谓阶级呢,阶级是指由于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就产生了阶级与阶级分化。同时,又因为有了阶级分化,才使得一部分人可以剥削和压迫另一部分人,才使得人类历史进程中充满着战争、饥荒、犯罪、暴力等等一切丑恶现象。甚至一些“有心人”借用洛克的话来美化阶级社会,丑化社会主义“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人类就会陷入灾难之门。”
在奴隶社会,社会分化为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奴隶主不仅可以占有奴隶的劳动果实,就连奴隶自身,也成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自由买卖、自由支配甚至处死。
代替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社会分为封建贵族与平民,这时候平民虽然不是贵族的私有财产,但他们一样可以无偿占有平民的劳动果实,对他们进行压迫与剥削。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而雇佣劳动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甚至将私有美化为经济的自由,独立生存的基础。
因此,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可能消除阶级分化;只有消除了阶级分化,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所以,马克思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三、 共产主义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社会。但这样的和谐世界,是不是人人都想要的呢?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 在一个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可以不用自己劳动,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同时还可以占据社会的优势地位,对下层老百姓进行统治。所以,存在等级制的社会,对于剥削阶级来说才是最理想的,他们绝不甘心和普通老百姓搞平等,和大家共享劳动果实
因此,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了世界上一切剥削者的共同反对,但目前世界上仍然有100个国家127个仍保持原名的的共产党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不论是在20世纪,还是21世纪,尽管剥削阶级的手段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维护自己阶级统治的意愿并没有任何改变。所以,马恩列斯毛等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主义者,遭到了全世界所有剥削阶级的最歹毒、最疯狂的攻击与谩骂,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但是对于劳动人民来说,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正如国际歌所唱的那样,“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劳动人民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与资产阶级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二者是背道而驰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必然产生的现象
四、共产主义的实现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要等到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以后才有可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人类自私自利的文化不改变,物质的丰富永远赶不上欲望的扩张,相对于没有限度的欲望来说,再丰富的物质也是不够的,这是一个无底洞。甚至西方断言,共产主义社会是个单元的社会,不符合多元的人类的全面发展。
但,在我们看来,共产主义要能实现,文化价值观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要明白,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会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而自然形成,还需要进行文化意义上的革命,这就是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这里我们顺便要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一个缺陷,马克思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曾经这样写道“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
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新文化并没有随之形成,大量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习惯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国的修正主义路线复辟,从根子上来说就是人性改造的任务没有完成。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而精神世界的改造才真正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因素。当物质世界的改造与精神世界的改造同时具备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共产主义真正实现了。
读了共产党宣言,我感悟了不少道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理想确实令后来者鼓足勇气向前大步走,为了人民的困难,为了理想社会,共产党人必须奋发图强,这是历史的使命。社会主义的崛起,每个人共产党人必须有莫大的责任,只有一心为了理想,为了人民,实事求是地去奋斗,才能最终实现理想。
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000字篇二: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问世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的《共产党宣言》,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是一次完整、系统而严密的阐述,它的诞生如海雾中逐渐明晰闪亮的灯塔,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之路探索的航道。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由于入党的原因,我也曾翻阅过《共产党宣言》,但再一次的阅读却依旧振奋我心也让我去更加深刻地思考。“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极富文学色彩的开始,情感四溢、激情澎湃的文章,透彻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在文字中穿梭浮现,七篇序言、四章正文构成了这部充满理论与实践思想的纲领性文件。细细品读,顺着篇幅回顾着一段段历史,感受着恩格斯和马克思坚实而深厚的革命友情,反思着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正视着历史,思考着矛盾,展望着未来,我在《宣言》不断地补充和修改中看到了思考与完善的精华,不断反思亦有所收获,也更加折服于这份思想的伟大,更加坚定了信仰。
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宣言》分为引文和正文,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正文中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作为一部宣言性文件,这部革命纲领虽然包涵了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我们却应当对其实践意义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阅读,我们也看到自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问世以来,《共产党宣言》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通过实践去补充完善,保存精华,弥补不足,正如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所说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宣言》在不断地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不断寻求自身的完善进步,经受住了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通过将改进和补充整理成完整的序言与宣言正文一并收录,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宣言》的完整成长历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从实践层面观察《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流行以及其如何鼓舞人们投入共产主义运动的,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巨大实践意义,才能将《宣言》的精神贯彻到我们的实践中去。
恩格斯曾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译本最多的文献,《宣言》在1848年德文版初版不久就有了波兰文与丹麦文的译本,1848年6月译成法文,1850年译成英文、1882年出版俄文版。而在当今社会,它不仅作为无产阶级经典之作广泛传阅,更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重视的指导性文献,可见,《宣言》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依然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带领中国走过了这一路峥嵘岁月,更是在宣言的指导下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重温历史,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自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8年艰苦奋斗,28年真理之火熊熊燃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轰轰烈烈的革命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六十多年的执政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自强的发展之路。中国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实行的土改制度、多种经济并存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初期实行的合作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小时工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都与《共产党宣言》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指导思想的提出也正是遵循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宣言精神。而以“中国共产党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而进行的全面阐述,也正是遵循了《宣言》关于共产党阐释的具体体现。共产党正是因为其与整个无产阶级利益的共同性,所以始终代表着广大无产者的共同的利益。而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中国共产党必然也会带领着中国广大人民走上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
回首百年前,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而展望百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正带领着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踏步前进。这正是曾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传入,让正在低谷的中国人民看到奋斗拼搏的曙光,也正是不断在时间中进步的宣言精神让我们不断地改进思想,不断前进,坚定不移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前迈进。
刘少奇忆述:“正在考虑入不入党的问题。当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邓小平也曾在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说道:“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仅存于文献中的借鉴与经历,更是一种思考,一种选择,一种精神,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情状;引导我们去实践,去获得真知;引导我们去在历史的大背景下选择正确的前进之路,无怨无悔;它更是散发着一种精神,一种坚定的信仰,在立足于实践中,明白“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口号的价值与力量。细读之余,我已被深深折服、感动。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离不开《宣言》的照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离不开《宣言》的指引,肩负祖国未来建设重任的我们更应该从《宣言》中接受真理的熏陶,用《宣言》的理论武装自己,真正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奋斗。
《共产党宣言》是这本书虽然非常的简短,但它的价值确是相当之高,是无产阶级重要的指导性文献。关注秋雨露网站吧!更多读后感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