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特殊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会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受亲情情感文章(通用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感受亲情情感文章 15月
感受亲情情感文章(通用18篇)
亲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特殊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会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受亲情情感文章(通用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5月26日下午,父亲下班回来,进屋的第一句话就是“唐辉,今天去“胖婆子”吃青蛙好不,据说那里的青蛙是他们的招牌菜,你妈特想去那里尝下味道”。听了这话后,我心里一阵好奇,平常我父母是不喜欢到外面吃饭的,理由是外面的饭菜味道不好,而且价格又高,相对于工薪阶层的我们来说,在外面的酒家吃一顿的费用,够我们全家吃几天所需要的花费了。去外面吃饭,他们从不主动提起,如果是我主动提起,他们两个还要一起骂我浪费。今儿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竟然主动提出要到外面吃饭。
见我好奇的神色,父亲解释道“你妈和你那些牌友在一起打牌,听那些牌友说过,“胖婆子”里的炒青蛙是个特色菜,你妈早就神往以久了,我想趁这次机会让你妈得尝心愿”。“好吧”。听了父亲这句话,我心里也很高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很少去外面吃饭,她很不喜欢外面的应酬。就是我们这个三口之家一起到外面吃饭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十几年了加来也只有廖廖几次而已。今天父亲既然主动提出来,我当然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了。
母亲打牌回来,我和父亲和她说起了这件事,她吃了一惊“你们今天发什么神经?”我们耐心的给她做了好多解释工作。她才勉强答应。父亲拉着我到一边偷偷和我说“你妈妈的嘴巴这是在故意硬呢!她私下里唠叨那道菜好长时间了,一直舍不得花钱去吃,今天我们让她尝尝鲜吧”。
晚上六点,我们来到了“胖婆子”酒家,这个酒家装饰并不豪华,甚至带有一点农家特色,风格偏向古朴。然而就是这个店,却比许多装修豪华的酒店生意要好的多。原因大概就是因为特色菜好吃,才能吸引四方来客吧。我们去的时候连个座位都找不到,最后左顾右盼,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了个位置坐下。父亲马上叫老板点菜,一问,果然,这里的特色菜是炒青蛙,老板还自荐了另外一道招牌菜,红烧排骨。我们答应了。这时母亲把点菜单递到了我的手中“阿辉,你想吃什么”望着母亲那关注的目光,我心中一阵感动。五味陈杂的滋味一起涌上心头,我对母亲说道“妈,今天是我和老爸请你吃饭,点你喜欢吃的菜吧”“那怎么行,万一你不喜欢吃这些菜怎么办,那不会吃不饱,我帮你煮菜几十年,你喜欢吃什么菜我还不知道,你不喜欢吃青蛙的”最后我没有坚持,点了一个自己喜欢吃的小菜。
看着父母吃着青蛙和排骨的模样,猛然想起,我喜欢吃什么样的菜,父母如数家珍,每次吃饭的时候,母亲总会为我作我喜欢吃的菜。而我呢?这二十几年来我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样的菜吗?我努力的`在记忆中搜寻着,好象我根本就不知道。唯一模糊的记忆就是只记得爸爸喜欢吃鱼泡,妈妈喜欢吃鸡。由于我不喜欢吃鸡,甚至有点讨厌,煮鸡吃饭这道菜就很少出在我家的饭桌上了。除了这两道菜,父母还喜欢吃些什么?我不知道!从今天父亲那神秘的语气看来,母亲一定喜欢吃青蛙。母亲以前和我说过,她一直想买点青蛙来吃,但是杀青蛙的手段太残忍,她一直不敢去弄。所以父亲今天带她到酒家来吃,这样就不用经历自己动手的过程了。
想到这,我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我可爱又可敬的父母啊,这么多年啊,你为了让我吃自己喜欢吃的菜,却牺牲了自己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机会。你让我感受到了这世间最伟大的亲情。这深沉的父母之爱,给我了温暖的感动和面对生活的巨大勇气。大爱无言,这是一种无声的爱。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我以前的冷漠与自私。从今往后,我要更多的关心他人,热爱生活,善待父母,给他们同等的爱去回报他们。
当你感到无助时,回到家里得到的一声安慰、一份鼓舞是亲情;当你在外面饱受风吹雨打时,回到家里得到一碗热腾腾的汤是亲情;当你在外工作,亲人等你归来是亲情。
童年时代的我和外婆一起生活,她没有文化,却懂得什么是人生。每一天早晨当公鸡报晓时,外婆就会起来准备早饭,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她就会到我床边把我叫醒,她就像是一台闹钟,会准时提醒我。在饭桌前落座,我会看到充满暖气的早餐。我吃早餐时外婆就帮我收拾书包,待我一下饭桌,就会把书包递给我。在我走出门口之前,她总会帮我弄好身上的衣服,最终摸摸我的小脑袋。
每一天放学回到家里,我总是先去完成作业,虽然饭桌上摆着外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她不识字,但总爱在我写作业的时候左看右看。晚上睡觉前她会为我把床铺平,最终看我睡下了,再把灯熄掉,自我才去休息。她给予我的是“最完美的服务。”
一天,天气变得很快,在我出门前,以外婆的生活经验都没能料到待会儿会下大雨,也就没让我带上伞。放学后,我看着阴沉沉的.天,眼前的雨水像是断了线的大珍珠,我站在教学楼的屋檐下感到十分恐慌。我等了好久,别的同学都已经被家长带回去了,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哭了。不久,我看到从不远的校门口处走过来一个步履蹒跚的身影。等走近了一看,才发现那个身影正是我外婆。她走到我身边,抖了抖身上的外套,雨水便从她的衣服上落下来。然后她把拿在手里的衣服给我披上,帮我把眼角的泪水擦掉,轻轻说了声:“走吧。”外婆很迷信,经常去庙里烧香拜佛。每次我要考试时,她都会为我祈求神灵的保佑。她在自我的家里也供了神,佛像就放在她的房间里。一次,我对佛像起了好奇心,就到外婆房间里去想看个究竟。因为佛像的位置高了点,我够不着,就在脚下踮了只椅子站上去,却不细心把佛像砸到地板上弄碎了。外婆进来后竟没有责怪我,我却明白那是外婆最敬重的东西。
沐浴在亲情里,我得到了无尽的爱和无尽的宽容,直至此刻,以前经历过的一切依旧在我耳畔回响,我明白,它将贯穿我的生命。
亲情,多么温馨的音符!多么让人温暖的字眼!亲情,你激起了我的思绪,于是,我开始轻轻的呼唤你,我开始悄悄的寻找你。我找到了小河边,鱼儿们正在一起嬉戏。我明白了,亲情,你就在那里。鱼儿们和我说,他们已经感悟了亲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就进入了八年级这个十分重要、十分难忘的阶段,同时我也进入到了14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同我现在所处的年纪一样,十分迷茫。可是现实不允许你在这个时候迷茫,因为爸爸妈妈已经快要45岁了,可是还要每天操劳家务在外每天经历着风吹雨打。
父亲在我六岁以前,一直都是一个无所不能,十分坚强的超人。可是在我六岁的时候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原来父亲也是脆弱的!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里,那时候父亲让我披着一个雨衣,穿着一个大棉袄,拿着一个手电筒,去楼下的'一个小超市里买东西。在去的路上,有一个小水坑我没有看见,一下子掉了进去,当时我身上已经湿透了。
站在那样的天气中,我突然感到自己十分的渺小,同时也感觉自己十分的倒霉。
到小超市买了东西回到家,父亲看见我身上全部都湿透了。爸爸当时说了一句“怎么回事”,我依然记得爸爸当时的表情是十分严肃的。还没等我回答,爸爸二话不说,马上把我抱到了屋里,把衣服给我换了一下,让我躺在被窝里。
我一动不动,就感觉自己身上十分冷,渐渐地,在这样的寒冷中我睡着了。在大半夜的时候,父亲抱起我,迅速地给我穿上衣服,拿上车钥匙,不知道往哪里赶。在路上,我无力地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去哪里啊?天都这么黑了。”爸爸面无表情地说:“到医院。”我回答道:“是谁生病了么?”爸爸并没有做回答,我从未见过爸爸这样的慌张,眼角还有一些微微的泪光。
到了医院以后,父亲背着我,往医院里跑。在医院里喊:“医生!医生!医生!”有一位医生出来了,把我放在但架车上,我当时一瞬间慌了神,医生拿出体温计,放在我的腋下。过了大概五分钟,医生拿出来说将近40度了,我才意识到我发烧了,医生说需要马上住院,输液。
我躺着病床上,那么无助,父亲抓着我的手说:“都是我的错!”父亲的脸上滑过了几道泪珠。我从未见过父亲哭,父亲在我心中一直是十分的坚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挺过去从来不哭,这一次我看见了,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我当时下意识地帮父亲擦了擦眼泪,这时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这时,我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亲情的力量,亲情的温暖。现在父亲依旧是我心中的超人,不管遇到什么!这件事我每次想起我心中都有几分感动与心酸。不过这份感动与心酸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我也会让这份感动与心酸伴随我一生!直到老去……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把我从思绪中拉回。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如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无比。
我的外婆是个忠实的耶稣教徒。每天晚上,她总是早早地吃过饭,照例跪在硬梆梆的床上,领着我一起祈祷。因为当时我人还小,外婆怕我跪在太硬的床上吃不消,便找来一个棉花包给我垫上。外婆一辈子没上过学,但她祷告起来还真有一套,可以称得上是有条不紊。她每说完一句,我都得在最后添上一个阿们。我根本不懂它是什么意思,想必外婆也不会很清楚吧。只觉得和她一唱一和煞是有趣。每天,她都会为儿女子孙们一个个地祈祷:希望这个健康平安,保佑那个一切顺利;当然也免不了许多赞美耶稣的话。然后便是唱歌,这些歌,外婆在平时也会时不时地哼上几句。很多时候,我跪着累了,便偷偷地向她瞥一眼,她仍然不折不扣地跪着。想起外婆多年患有腿病,真担心外婆会撑不住。于是,我便问:外婆,您累吗?她吃力地撑起头:不许打叉,否则会不灵的。我将信将疑地盯着她,她睁大眼睛,满是一副坚定虔诚的模样。我只好不再说话,无聊地盯着棉花包上发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了向耶稣祈祷这类全是迷信,根本不会有什么救世主的保佑。于是,我开始向外婆宣传: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她听了嘴巴扁扁,苍老的脸一提一提,浑浊的眼中似乎有了泪。看来她被触怒了。是呀,平时亲戚朋友们根本不信这一套,现在连我——这个从小一起陪她祈祷的人都开始怀疑,疏远她了。她颤巍巍地说:谁说的?心诚的人是准能打动救世主的!
我不再与外婆争辩,也许她说得有道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老人家并无恶意。祈祷成了她的安慰,她的支柱,她的寄托!
回忆起这些,又想起前些天外婆特意托妈妈送来的粽子。那不时飘着的香味,让我潸然泪下。于是,我不由吟起一首诗:
外婆亲手做成的粽子,
穿越千里,
落在我的餐桌上;
一缕清香,
弥漫着亲情。
我打开粽子,
看见熟香的米粒上,
闪动着亲人的企盼;
一股心酸,直呛心里。
我大口嚼着粽子,
两行热泪,
烫伤了一双手。
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简简单单,亲情只是一个由几根树枝搭起的小巢。但我更小,可以一下子轻快地钻进去,里面有一碗水,凉凉的,甜甜的,滋润我干渴的灵魂;里面有一袋鼓鼓的,香香的,填饱我无止尽的欲望;里面有一张床,软软的,暖暖的,抚慰我莫名的忧伤;里面还有一盆花,一幅画,一首诗,缀着些叮咛,嵌着些嘱托……这就是亲情,一个小小的巢,使我不断地长大。
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亲情,是木兰替父的故事;亲情,是孟母三迁的佳话;亲情,是阿炳二泉映月的旋律。
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
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使“夕阳无语为之动”;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却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亘古永恒;没有“身似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的长相守,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默默祝愿……飘落的雪花带不走凝固的记忆,穿越时空的凝重进入不会老去的岁月,蓓蕾般地默默等待,夕阳般地恋恋不舍,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深处折射出两个字——“亲情。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亲情是河,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支流,让它永不干涸澎湃向前;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
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我从亲情中感受幸福幸福的感觉是美好的,如同蜜糖般甘甜,如同山泉般惬意,幸福的感觉是愉悦的;如同阳光般灿烂,如同春花般绚丽;幸福的感觉是温暖的,如同雨后的彩虹,如同冬雪后的阳光……
就在过年的前一天早晨,朦胧中的我依稀听到一阵流水声和皿器的碰撞声,于是我伸了伸懒腰闻着香味从房间走到厨房。:“哇塞!汤圆,美味香甜甜!”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小馋猫,昨晚你看了电视上的广告,不是闹着要吃吗?”妈妈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一边说着,一边用食指戳了一下我的脑门,妈妈把汤圆煮好了,把汤圆端到桌上,并帮我盛了一碗。我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嘴里还说着:“谢谢妈妈!”抬头看见桌子上放了几只红红的大虾和米饭,旁边还有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再看看自己碗里有三个汤圆,可锅里只有十几个了,怎么够爸爸妈妈吃呢?看到眼前的一切,我又吃不下去了。我想:妈妈一天清早起来,有买又做,可她自己……想着想着我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妈妈,你几点起的呀?”妈妈听了我说的话,便用幸福欣慰的眼光望着我。并用温柔的眼光望着我:“快吃吧!妈妈是个大人,少睡会儿没事,你现在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吃不好,睡不好,可不行!”听了妈妈的一番话,又看着她疲惫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便把一碗汤圆端到妈妈面前,倔强的说:“你不吃,我也不吃。”在我的强迫下妈妈终于吃了。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这时候爸爸起床了,闻到了香味,便走到厨房,看看我和妈妈,笑着说:“你们娘儿俩吃好东西都不叫我!”
在一次周末,晚上我在家写作业。“刷刷”的铅笔声不断从书房传出来,我在明亮的灯光下奋书疾笔,艰难的在作业的海洋中“遨游”着。“啪嗒”一声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一向怕黑的.我猛然觉得莫名的恐慌,大声问:“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突然眼前一亮,呀,这是什么呀?一束若明若暗,朦胧的烛光从我身旁斜射到书桌上,原来是爸爸给我带来的光明。爸爸为了不当误我写作业,他只好举着蜡烛站在那儿,我努力的写着,妈妈用茶杯来替换爸爸,爸爸在手忙脚乱中被烛液烫伤了手,我却不知道他被烫着了,还是第二天听妈妈说爸爸的手被烫了一大片,爸爸还满不在乎地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为了孩子—值……”
是啊,亲情多么平凡,渗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萦绕在我的周围。亲情是多么可贵,正是它让我远离世界的孤独。我拥有亲情,我用心去感受,所以我每时每刻都是幸福的!
幸福的感觉是美好的,如同蜂蜜般甘甜,如同山泉般清爽,幸福的感觉是使人感到愉悦的;如同阳光一般灿烂,如同花儿一般绚丽;幸福的感觉是使人感到温暖的,如同雨后的彩虹,如同冬雪后的阳光……
时间的流逝,虽然使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自己的一切,可是亲情是永远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永远地离去,但他们对我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些子女灵魂的最深处。
小时候,我比较喜欢吃鸡肉,但家中不是十分有钱,每次的鸡肉只够一个人吃饱,而姥爷则把鸡肉全部送到我的前边,我每次问姥爷为什么不吃鸡肉,姥爷都说:“我不喜欢吃鸡肉,还是你吃了吧!”
有一天,吃完鸡肉后没多久,有一个同学来找我,我们准备一起去附近玉米地玩耍,刚刚走出家门,又想起有一件东西没带,然后回到家中,碰巧看见姥爷在屋中啃着我吃剩的鸡肉,我冲了进去,问姥爷:“你不是不喜欢吃鸡肉吗?”姥爷看见我来了,只好说:“我看你平时爱吃鸡肉,就想让你吃饱些。再说,我老了,也吃不了太多,这剩下的这点扔了怪可惜的,还不如吃了呢。”我知道了姥爷这么做的原因,他无非是想让我多吃些鸡肉而已。我对姥爷说:“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好赚钱,让你不再为我担心,也要让你每天吃得饱饱的!”
还有一次,我没盖好被子,感冒了,妈妈听见了我在打喷嚏,不顾此时已是深夜11点钟,抱着我去了医院,去了附近的各家医院,才找到了一家还在营业的.医院,买了药,因为我小时候身体很虚弱,所以为了防止感冒的加重,妈妈在夜里一直在我旁边守着,片刻不离。到了第二天早晨,我睡了一个好觉,但是看见妈妈眼里的丝丝血丝,我鼻子不由的一酸,这就是天下最伟大的母爱啊!
是啊,亲情是多么平凡,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萦绕在我的周围。亲情是多么可贵,正是它让我远离世界的孤独、悲凉与困苦。我拥有亲情,我用心去感受,所以我时时刻刻都是幸福,快乐的!有人说,幸福是一杯白开水,既平淡又必须拥有,幸福不是高贵的玫瑰,它只是万花丛中那一朵朵纯洁的茉莉花,微风轻轻拂过,满园都会散发出醉人的香气。幸福常常是一幅烟雨图,清幽宁静,朦朦胧胧。所以,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你需要静静地以一颗平常心去感受。
我们最亲的人——爸爸妈妈,是你们给了我生命,从出生到现在,你们一直精心呵护着我,有了你们的陪伴,我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我爱你们!
从小到大,每一次郁闷,每一次哭泣,每一次“绝望”……都是你们在安慰我,鼓励我,支持我。你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爱。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我与爸爸妈妈骑着一辆摩托车外出,“砰”的一声,车祸了,我飞了出去,头破了,手不能动弹,妈妈顾不得自己的伤痛,一把抱起我,一手按在我流血的额头上帮我止血;爸爸瘸着腿冲过来,一边急切地询问我的情况,一边拨打求救电话,我清楚地看见爸妈的眼睛里噙着泪水。这一刻,我分明感受到了父母的暖意,尽管感觉全身都在疼,尤其是左手臂,但我嘴里连声说没事没事。
救护车将我们送到人民医院,经检查,头部只是外伤,严重的是左手上臂严重骨折。进手术室前,爸爸俯下身子:“要坚强,挺过这一关,你就会健康起来的,有爸妈在,没事!”心里虽然害怕,“嗯”我还是眼望着爸妈,强忍左臂的剧痛,轻轻地点点头。
爸爸妈妈我得感谢你们,是你们的爱让我变得如此坚强。手术做完了,将我送进病房。住院的日子里,妈妈每天悉心地陪在我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连吃饭都是妈妈喂的;爸爸在安华工作,没有双休日,却又要每天往50里开外的诸暨城里的医院跑,都是因为心里放不下我这个“宝贝”女儿。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医生说恢复得不错,可以回家休养。那天爸爸特意请假来医院为我办出院手续,办完出院手续,爸爸回房要背我下楼,我决意不肯。一下床感觉在天旋地转,脑子一片空白,身子一晃,“是不是,是不是?我说背你,你不依,人长时间卧床,一下床走路感觉肯定不稳,来,爸背你,小丫头!”只好让爸背着我。
衣服穿得脏了旧了,饭菜吃得好了差了,天气暖了凉了……我的`耳边总会响起爸妈的唠叨声,过去我总是他们太烦人,还时常跟他们顶嘴。这次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的无私,博大,让我真正读懂了父母的心:他们为的只是让我开心快乐,健康成长。
爸爸妈妈,现在我懂了,我将永远记着你们的恩情,并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听从你们的教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你们的负担;好好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让你们也像我一样开心快乐。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雨夹杂着闪电,如瓢泼一般,天空一片昏暗,只是偶尔天空中有闪电划过,那亮光也令人心惊地颤栗。
但更令人心烦的是却停电了,“怎么办?怎么办?”我一边嘟囔着,一边翻找着蜡烛,“老天啊,来电吧!我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写呢!”心烦意乱的我忍不住吼起来。
“我去买蜡烛,你在家,先在床上躺会。家里这半根蜡烛也不能点多长时间了。”妈妈拿着蜡烛从厨房里出来,一边穿着雨衣,一边坚定地对我说。“不,妈妈,雨这么大,明天到学校写吧,说不定等会儿还会来电呢!”我站了起来,把妈妈的雨衣往下拽。“要是不来电呢?不行,孩子,当日事必须当日完成,怎么可以推到明天呢?”妈妈一把推开我,然后把雨衣穿到了身上,“再说,超市离我们家也不远。一会儿就回来了。“说完话,妈妈就出去了。
坐在窗台边,望着窗外呼啸的狂风,豆大的雨,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平日,妈妈为了我的学习,几乎拼尽了所有,衣服是最好的,饭菜是最可口的,为了我学习,妈妈从来不看电视,总是在我的旁边陪着我学习……一幕一幕,那是爱的凝聚,原来,亲情就是这样,可以为了亲人无条件地付出啊!
“买回来了!“妈妈的高声打断了我的回忆,妈妈把蜡烛点上了,屋子里顿时亮了起来。抬头一看,妈妈的衣服全湿透了,头发一缕缕的搭在了额头上,手里紧紧的攥着几根白莹莹的蜡烛。”妈,你怎么淋湿了?“我一边找毛巾,一边轻轻地问。”着急啊,怕耽误了你的学习,没注意,雨衣被风吹开了。“妈妈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笑着说。
我一下子呆住了,眼前突然仿佛出现一幅画面,一位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的母亲,在雨中不停地奔走,可恨的雨打湿了她的`头发。雨衣被风吹开,雨水浇湿了她的全身,她却不管不顾地在雨中急走,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母亲的世界里,原来只有孩子,而唯独没有她自己。
“傻孩子,你咋哭了啊?赶紧去学习吧,你不是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写吗?“妈妈温和地说,”妈,我去学习。您赶紧喝点热水吧。“我深情地含着热泪对妈妈说。
年幼的我曾不知合为亲情,看着这光亮的蜡烛,我明白了,原来亲情就是这蜡烛,可以为挚爱的亲人无私的燃烧,而这无私地燃烧背后,是无声的蕴含,无尽的眷恋。亲情很近,却永远无法丈量。
冬至,我们这里有传统的祭祖。
在以前,母亲还在,父亲未老,我们都是在一起过节的,那时,父亲摆祭品,母亲烧菜,一大家人在一起欢声笑语……。
母亲去世后,我在乡下也盖了座房,慢慢的.,我开始独立了,而父亲则和三哥住在一起,很多次让他和我一起住,因为哥哥不常在家,他就是不肯。可能老人有老人的习惯,在一个地方住惯了,就不再愿意住到一个新的地方。
祭祖的模式,我开始不懂,先是哥哥教我,渐渐的也就熟悉了。就这么一年一年的过着,不知不觉,我也慢慢的老了。
父亲的年纪越来越大,尽管身体还可以,手脚毕竟不利索了。早一年,我说我帮他洗澡,他头直摇,还笑着说“我还要你给我洗澡?”言下之意他还很年轻,而今年,一次看他洗澡实在不利索,就说我帮你洗,他迟疑了一会儿说“你帮我洗……?”“嗯我帮你”,他便不再推让。而上半年要帮他洗衣服,他坚决不要,硬说自己搓,下半年说给他洗,也就不再不要了,我知道,他真的老了,要不然,他不会。
时常和父亲聊天,总是说大孙子二孙子这么大了还不结婚,尤其二孙子还在读书,同年的孩子都有了小孩。又告诫我让我让孩子早点结婚,我说还要十年,他又有些黯然伤神,自言自语说“十年我不知道个能活呢……”我说能的,他摇摇头。
母亲生病那会,医生告诉我们,调理得好十年没问题,我嫌少,结果只过了两年多……。
十年,一个看似很短又似乎漫长的年段。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
冬至,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
一对瓷器做成的鸳鸯,一只朝东,一只向西,小巧灵动,仿佛刚刚在天涯的一角交会,各自轻轻拍着羽翼,错着身,从水面无声划过。
这一对鸳鸯关在南京东路一家宝石店中金光闪烁的橱窗一角,它鲜艳的色彩比珊瑚宝石翡翠还要灿亮,但是由于它的游姿那样平和安静,竟仿若它和人间全然无涉,一直要往远方无止尽的游去。
再往内望去,宝石店里供着一个小小的神案,上书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晨香还未烧尽,烟香镣绕,我站在橱窗前不禁痴了,好像鸳鸯带领我,顺着烟香的纹路游到我童年的梦境里去。
记得我还未识字以前,祖厅神案上就摆了一对鸳鸯,是瓷器做成的檀香炉,终年氤氲着一楼香烟,在厅堂里绕来绕去,檀香的气味仿佛可以勾起人沉深平和的心胸世界,即使是一个小小孩儿也被吸引得意兴飘飞。我常和兄弟们在厅堂中嬉戏,每当我跑过香炉前,闻到檀香之气,总会不自觉地出了神,呆呆看那一缕轻淡但不绝的香烟。
尤其是冬天,一缕直直飘上的烟,不仅是香,甚至也是温暖的象征。有时候一家人不说什么,夜里围坐在香炉前面,情感好像交融在炉中,并且烧出一股淡淡的香气了。它比神案上插香的炉子让我更深切感受到一种无名的温暖。
最喜欢夏日夜晚,我们围坐听老祖父说故事,祖父总是先慢条斯理地燃了那个鸳鸯香炉,然后坐在他的藤摇椅中,说起那些还流动血泪声香的感人故事。我们依在祖父膝前张开好奇的眼眸,倾听祖先依旧动人的足音响动,愈到星空夜静,香炉的烟就直直升到屋梁,绕着屋梁飘到庭前来,一丝一丝,萤火虫都被吸引来,香烟就像点着萤火虫尾部的光亮,一盏盏微弱的灯火四散飞升,点亮了满天的向往。
有时候是秋色萧瑟,空气中有一种透明的凉,秋叶正红,鸳鸯香炉的烟柔软得似蛇一样升起,烟用小小的手推开寒凉的秋夜,推出一扇温暖的天空。从潇湘的后院看去,几乎能看见那一对鸳鸯依偎着的身影。
那一对鸳鸯香炉的造型十分奇妙,雌雄的腹部连在一起,雄的稍前,雌的在后。雌鸳鸯是铁灰一样的褐色,翅膀是绀青色,腹部是白底有褐色的浓斑,像褐色的碎花开在严冬的冰雪之上,它圆形的小头颅微缩着,斜依在雄鸳鸯的肩膀上。
雄鸳鸯和雌鸳鸯完全不同,它的头高高仰起,头上有冠,冠上是赤铜色的长毛,两边彩色斑谰的翅翼高高翘起,像一个两面夹着盾牌的武士。它的背部更是美丽,红的、绿的、黄的、白的、紫的全开在一处,仿佛春天里怒放的花园,它的红嘴是龙吐珠,黑眼是一朵黑色的玫瑰,腹部微芒的白点是满天星。
那一对相偎相依的鸳鸯,一起栖息在一片晶莹翠绿的大荷叶上。
鸳鸯香炉的腹部相通,背部各有一个小小的圆洞,当檀香的烟从它们背部冒出的时候,外表上看像是各自焚烧,事实上腹与腹间互相感应。我最常玩的一种游戏,就是在雄鸳鸯身上烧了檀香,然后把雄鸳鸯的背部盖起来,烟与香气就会从雌鸳鸯的背部升起;如果在雌鸳鸯的身上烧檀香,盖住背部,香烟则从雄鸳鸯的背上升起来;如果把两边都盖住,它们就像约好的一样,一瞬间,檀香就在腹中灭熄了。
倘若两边都不盖,只要点着一只,烟就会均匀的冒出,它们各生一缕烟,升到中途慢慢氤氲在一起,到屋顶时已经分不开了,交缠的烟在风中弯弯曲曲,如同合唱着一首有节奏的歌。
鸳鸯香炉的记忆,是我童年的最初,经过时间的洗涤愈久,形象愈是晶明,它几乎可以说是我对情感和艺术向往的最初。鸳鸯香炉不知道出于哪一位匠人之手,后来被祖父购得,它的颜色造型之美让我明白体会到中国民间艺术之美;虽是一个平凡的物件,却有一颗生动灵巧的匠人心灵在其中游动,使香炉经过百年都还是活的一般。民间艺术之美总是平凡中见真性,在平和的贞静里历百年还能给我们新的启示。
关于情感的向往,我曾问过祖父,为什么鸳鸯香炉要腹部相连?祖父说:
鸳鸯没有单只的。鸳鸯是中国人对夫妻的形容。夫妻就像这对香炉,表面各自独立,腹中却有一点心意相通,这种相通,在点了火的时候最容易看出来。
我家的鸳鸯香炉每日都有几次火焚的经验,每经一次燃烧,那一对鸳鸯就好像靠得更紧。我想,如果香炉在天际如烽火,火的悲壮也不足以使它们殉情,因为它们的精神和象征立于无限的视野,永远不会畏怯,在火炼中,也永不消逝。比翼鸟飞久了,总会往不同的方向飞,连理校老了,也只好在枝桠上无聊的对答。鸳鸯香炉不同,因为有火,它们不老。
稍稍长大后,我识字了,识字以后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想象力飞奔,常常从一个字一个词句中飞腾出来,去找新的意义。“鸳鸯香炉”四字就使我想象力飞奔,觉得用“鸳鸯”比喻夫妻真是再恰当不过,“鸳”的上面是“怨”,“鸯”的上面是“央”。
“怨”是又恨又叹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苦痛无处诉的时刻。“央”是求的意思,是诗经中说的“和铃央央”的和声,是有求有报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的时刻,有许多互相依赖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怜惜求爱的时刻。
夫妻生活是一个有颜色、有生息、有动静的世界,在我的认知里,夫妻的世界几乎没有无怨无尤幸福无边的例子,因此,要在“怨”与“央”间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鸳鸯。鸳鸯香炉的腹部相通是一道伤口,夫妻的伤口几乎只有一种药,这药就是温柔,“怨”也温柔,“央”也温柔。
所有的夫妻都曾经拥抱过、热爱过、深情过,为什么有许多到最后分飞东西,或者郁郁而终呢?爱的诺言开花了,虽然不一定结果,但是每年都开了更多的花,用来唤醒刚坠入爱河的新芽,鸳鸯香炉是一种未名的爱,不用声名,千万种爱都升自胸腹中柔柔的一缕烟。把鸳鸯从水面上提升到情感的诠释,就像鸳鸯香炉虽然沉重,它的烟却总是往上飞升,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吧!
至于“香炉”,我感觉所有的夫妻最后都要迈人“共守一炉香”的境界,久了就不只是爱,而是亲情。任何婚姻的最后,热情总会消褪,就像宗教的热诚最后会平淡到只剩下虔敬;最后的象征是“一炉香”,在空阔平朗的生活中缓缓燃烧,那升起的烟,我们逼近时可以体贴地感觉,我们站远了,还有温暖。
我曾在万华的小巷中看过一对看守寺庙的老夫妇,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在晨昏时上一炷香,以及打扫那一间被岁月剥蚀的小端。我去的时候,他们总是无言,轻轻的动作,任阳光一寸一寸移到神案之前,等到他们工作完后,总是相携着手,慢慢左拐右弯地消失在小巷的尽头。
我曾在信义路附近的巷子口,看过一对捡拾破烂的中年夫妻,丈夫吃力地踩着一辆三轮板车,口中还叫着收破烂特有的语言,妻子经过每家门口,把人们弃置的空罐酒瓶、残旧书报一一丢到板车上,到巷口时,妻子跳到板车后座,熟练安稳的坐着,露出做完工作欣慰的微笑,丈夫也突然吹起口哨来了。
我曾在通化街的小面摊上,仔细地观察一对卖牛肉面的少年夫妻;文夫总是自信地在热气腾腾的锅边下面条,妻子则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清洁桌椅,一边还要蹲下腰来洗涤油污的碗碟。在卖面的空档,他们急急地共吃一碗面,妻子一径地把肉夹给丈夫,他们那样自若,那样无畏地生活着。
我也曾在南澳乡的山中,看到一对刚做完香菇烘焙工作的山地夫妻,依偎的共坐在一块大石上,谈着今年的耕耘与收成,谈着生活里最细微的事,一任顽皮的孩童丢石头把他们身后的鸟雀惊飞而浑然不觉。
我更曾在嘉义县内一个大户人家的后院里,看到一位须发俱白的老先生,爬到一棵莲雾树上摘莲雾,他年迈的妻子围着布兜站在莲雾树下接莲雾,他们的笑声那样年少,连围墙外都听得清明。他们不能说明什么,他们说明的是一炉燃烧了很久的香还会有它的温暖,那香炉的烟虽弱,却有力量,它顺着岁月之流可以飘进任何一扇敞开的门窗。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总是站得远远的仔细听,香炉的烟声传来,其中好像有瀑布奔流的响声,越过高山,流过大河,在我的胸腹间奔湍。如果没有这些生活平凡的动作,恐怕也难以印证情爱可以长久吧!
童年的鸳鸯香炉,经过几次家族的搬迁,已经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或者在另一个少年家里的神案上,再要找到一个同样的香炉恐怕永得可得,但是它的造形、色泽,以及在荷叶上栖息的姿势,却为时日久还是鲜锐无比。每当在情感挫折生活困顿之际,我总是循着时间的河流回到岁月深处去找那一盏鸳鸯香炉,它是情爱最美丽的一个鲜红落款,情爱画成一张重重叠叠交缠不清的水墨画,水墨最深的山中洒下一条清明的瀑布,瀑布流到无止尽地方是香炉美丽明晰的章子。
鸳鸯香炉好像暗夜中的一盏灯,使我童年对情感的认知乍见光明,在人世的幽晦中带来前进的力量,使我即使只在南京东路宝石店橱窗中,看到一对普通的鸳鸯瓷器都要怅然良久。就像坐在一个黑忽忽的房子里,第一盏点着的灯最明亮,最能感受明与暗的分野,后来即使有再多的灯,总不如第一盏那样,让我们长记不熄;坐在长廊尽处,纵使太阳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尽了,香炉的微光还在记忆的最初,在任何可见和不可知的角落,温暖的燃烧着。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看龙应台的人生三书,让我对父母子女两代人之间那种细腻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读到这里,我有点伤感。因为我知道,与父母同程的路,只有短短几十载;知道人一出生,就是不断地与父母分离。父母拥有了一个新生命,也是在不断地与之分离。
后来细细想来,父母子女,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绽放自己,少留遗憾,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这也是彼此最想看到的。
但父母子女间血浓于水的亲情,那种彼此相互依靠、无限信赖的精神寄托,有时候会让这场分离进行的很艰难。
二十多岁的我,朋友圈新晋宝妈居多,经常看到她们说,几个小时没见到自己的孩子,就想的不得了。越是疼爱,越是挂念,越是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但什么是最好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小时候的我们也是,对吃穿住并没有要求太高,只要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爸爸妈妈,就是自己世界的全部,有他们在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幸福的。
长大后,慢慢地自己的世界丰富起来了,有朋友、同学、老师等等,每次的分离看起来简单了很多。进而慢慢的独立,独立面对很多抉择,面对或大或小的挫折,独立去与人打交道,独立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独立迎接美好真诚等等。
某个时刻,我发现我独立时需要的这些能力,大多数都来自于父母给予的。
从小到大父母给予我的爱,让我成为一个幸福的孩子,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美好的想象。
父母给予他们父母的爱,隔三差五打电话或前去看望、清洗家务、尽可能的陪伴等等,不仅让我看到他们那两代之间的亲情,更让我知道,关爱父母,尤其是老年父母,要及时、要做实事。关爱照顾老年父母,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幸福,一种父母在便安心的幸福。
父母他们遇到困难的处理态度,总是积极面对,认为方法总比困难多;即使不容易做到,也想办法去坚持。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独立面对挫折,并且战胜挫折。
经商的他们,总是坚持做人第一,信誉第一,让我明白信任的可贵与重要。哪怕生意不成,但仁义在。
还有很多很多。父母的言行总是影响着慢慢长大的我,让我可以独立面对自己的美好人生。
尽管我多么希望父母能陪伴我一辈子,尽管彼此在对方的世界里占了特别重要的一席之地,但事实是,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
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就需要看我们与父母分离后的能力了。而这份能力,就来自父母抚养我们,直至与我们分离这段时间他们的行为、智慧、爱。
最近《爸爸去哪儿》第四季播出了,每一期一更新,我都第一时间看。
要问为什么这么喜欢看,我并不是冲着那些明星奶爸,更多的是,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天真可爱的笑脸和干净好奇的眼神,看到最无私最纯真的亲情,看着爸爸用以身作则的.方式来教他们成长,最终孩子和爸爸一起成长。
我喜欢真善美,喜欢看到你我他所有人的努力和成长,所有都会越来越好。
二十多岁的我,已经在跟父母不断的分离着,已经在独立地面对一些人事物。特别感谢从小至今父母对我的教育、影响,让我现在可以较好地独立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畅想自己的未来,做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做自由职业之余,多看书、写文章、旅行、画画,学习新思想、新技能,经常总结,每年分出不同的时间陪伴重要的亲人。最重要的是,做每一件事,都是自愿的、开心的,并享受其中。
在这场渐行渐远的分离,我得到了父母给予我的无形的财富。这些财富,我一辈子都花不完。
窗外,下起了密密麻麻的大雨,雨声清脆、滴落屋檐,直击我的心灵。爸爸,我好想您!在这样的雨天,已经没有人再对我说:“想吃什么?我来给你做。”我多想回到曾经的时光。下雨天,爸爸会做各种小吃、糕点,炒几样特色小菜。屋子里弥漫着香气和欢乐的叫喊声,随着袅袅炊烟,飘散在空中。
爸爸最会做美味的鸡蛋饺子,可不是用面粉做的哦!首先,把鸡蛋打开,搅拌均匀,在热锅里摊成饺子皮。然后,放上事先调好的瘦肉馅,加上葱花,调料什么的,包成饺子。最后,用小火煎成两面金黄。色、香、味俱全,外酥里嫩,轻轻咬一口,鲜香无比,汁液漫漫流出,沁人心脾,油而不腻,齿颊留香。至今想起来,又勾起我的味蕾记忆。自从爸爸离开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这么美味,鲜香的饺子了,再也寻不到,爸爸的那种味道了。遗憾的是,爸爸的厨艺,我是一点也没学到。我总是天真的认为,爸爸会一直为我做好吃的莱肴,一直会陪在我身边,从来不曾想过,爸爸会离开我。
上初中后,我开始住校,一个星期要带两瓶咸菜到学校,爸爸又费尽心思,为我腌制咸菜。腌制的蒜瓣,堪称“一绝!”酸甜爽口,脆香脆香,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记得那次,我带到学校,请同学们品尝,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地,“咂咂”嘴巴,一路小跑到教室。等到吃晚饭时,我拿出来一看,才发现两瓶蒜瓣,已空空如也。竟然不知是谁?偷吃了!我不知是该生气还是该高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生命中点点点滴滴的记忆,都是满满的父爱,从不曾疏离,思念的心,如繁星闪闪烁烁,在静谧的夜,照亮天堂的路。
父亲的一生,克勤克俭,两袖清风。爸爸用他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记得小时候,有两位叔叔来家里找爸爸有事。手里提了一袋子彩色糖果。(在那个年代,零食并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哇!我兴奋得两眼放绿光,接过叔叔的袋子,正准备打开时。爸爸一把拉过袋子,并严厉地对我说:“出去玩。”我愕然地望着爸爸,不争气的泪水,瞬间奔涌而出。我跑出了家门,坐在门前的大树下,一肚子的委屈。心想:爸爸太小气,还当着叔叔的面,真的生爸爸的气了。
吃午饭时,爸爸为我做了可口的饭菜,哄着我吃饭。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上午来的叔叔,他们想让我收下发霉的稻谷,还要给他们高价,你说可以吗?”我摇了摇头。爸爸继续说:“对呀!我不能利用职位之便来谋利,损人利己的事不能做。”爸爸是粮站管理员,按那时的话说,是捧着铁饭碗的国家公务人员。在我们镇上,在那个年代,真是风光无限。但是,爸爸一直恪守职责,兢兢业业。
长大后,我渐渐明白和懂得了,爸爸的正直和责任。一路走来,爸爸无声地传递着无尽的爱,告诉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悠闲的下雨天,淡淡的时光中。爸爸喜欢躺在摇椅里,手捧一卷诗词,品一杯浓茶。岁月里的凝重,此刻,是如此简单。我趴在爸爸的腿上,静静地听爸爸讲解唐诗宋词,古时的风云人物。心中的绿意,在惭惭地生长;心中的花,在慢慢开放。或许,就是在那时,让我与文字结缘。
光阴荏苒,季节交错。爸爸离开我已经8年了,每当夜深人静,梦醒梦回,爸爸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眼前。当我孤独寂寞的游走于人生的路上,悲伤失落的日子里。爸爸,我好想您!想您和妈妈,依然站在家乡的路口,等待我回来。
看到了数学试卷上鲜红的51分,我的心一下子凉透了,就像一股冷风刮到了我的心。这样的分数拿回家,对得起父母吗?我拿起试卷,一脸沉默地走回家。低着头,不敢望她。伸出手,把那张试卷递给了母亲。她沉默了一阵子,我想,这回我是死定了可谁料到,她没有指责我,只是说;没关系,下次再争取嘛!‘‘我的'脸憋得通红,一脸的对不起的惭愧。
妈妈今天第一次宽恕了我,可这一次我只考了51分呀!其实,我以前的数学成绩就不怎么好,可是每次都会及格,惟独这一次考51分,妈妈每天为我操透了心,她不想再次批评我。
家务事她一人包了,可我却不帮忙,她干过不少重活,由于疲劳过度,妈妈患上了腰椎,从此以后妈妈再也干不动了,可爸爸经常出差,没时间回家。我和姐姐很担心,做起了家务。我这时才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妈妈的腰治了很多回,但效果不大好。终于,我找到了一个秘方玻璃珠。我欠妈妈的实在太多了,妈妈,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
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太会分辨是否喜欢,只知道大人做什么吃什么,所以每天早上,一家人便吃着这千篇一律的早餐。我还曾以为所有人家的早餐都是这样的。
直到中学住校,无意发现学校略为简陋的小食堂里,竟然有稀饭、咸菜、油条、油饼——其实也并不是很多,却已经丰盛到让我吃惊,一下子就颠覆了我10多年来对早餐的概念。从此,我早餐时的渴望彻底被唤醒,周末再回家,母亲煮的.面条,吃在口中,再无味道。
中学后,我开始拒绝吃母亲做的早餐,理由是天天早上吃,吃够了。然后跟母亲要了钱去外面吃,当然也知道了街上的早餐五花八门,其丰盛程度,远远胜过学校食堂。以后就很少再吃母亲做的早餐,除非是自己懒,不想出去,才勉强吃几口。
后来读了大学,放假回去,发现早上母亲竟然还是在做鸡蛋面条,同样的做法,同样的程序,同样的面条,和父亲一人一碗,碗里卧着荷包蛋,上面漂着几粒小葱花。
那天早上我用微波炉热了牛奶,打开前一天从超市买的夹心面包,坐在他们旁边,边吃边跟他们开玩笑:“妈,真服了你了,几十年如一日……”又跟父亲说:“爸,这么多年,你没吃烦啊?”
“吃烦了能怎样?你妈就会做这一样。”父亲笑着说,“你妈当姑娘时娇气得很,什么饭都不会做,就这鸡蛋面条,还是结婚前临时抱佛脚,你姥姥现教的呢。”父亲说着,挑起面条低下头吃起来——我倒没觉出他吃烦的样子。
母亲拿筷子戳了我一下:“小白眼儿狼,你就吃这个长大的,现在反倒一口不吃了,鸡蛋面条怎么了?你也长到了一米八,也健康结实。”
母亲说的倒是事实。我喝了一口牛奶说:“如果每天喝牛奶,没准我都去NBA打球了……”
说笑着,父母已经将鸡蛋面条吃完,收拾碗筷了。
从此好像就再也没吃过母亲做的鸡蛋面条早餐,大学毕业后,我成了家。妻子也是家里的独生女,在家时更娇气,甚至连鸡蛋面条也不会做,我们的一日三餐,要么在外面吃,要么叫外卖……直到过了一年多,终于外面的饭都吃烦了,两个人才开始学着做饭。学习做饭其实不难,很快,各自有了几样拿手菜。我们分了工,早餐我负责,中餐都在单位吃,晚餐,自然交给妻。
渐渐明白生活就是这柴米油盐。柴米油盐的光阴里,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也相继退休,慢慢苍老。母亲66岁那年,身体出现状况,去医院检查,肺癌晚期,3个月后离开了人世。母亲一走,父亲格外孤单,快70岁的老人了,我实在不想他一个人生活,妻也建议将父亲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于是母亲去世一个月后,我们将父亲接到了家里。
父亲搬过来后,为了让他吃好,每天早晨,我变着花样做早餐,各种稀饭小菜、花卷、粽子,甚至还学会了做馅饼……但父亲对这些饭菜却似乎并不太热衷,比起从前,饭量减了许多。我问他是否饭菜不可口,父亲摇头,解释说:“年纪大了,饭量自然就小了。”
我以为父亲说的是真话,直到几个月后的那天早上。那天是周末,我和妻习惯地有点儿贪睡,起床时,已经快9点钟了。父亲已经下楼活动回来了,他没有打扰我们,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想起没有给父亲做早餐,我赶紧跑进厨房,边洗菜边探出头问:“爸,饿了吧?”
父亲摇摇头:“不饿,我刚吃过了。”我有点儿疑惑,问父亲是否在外面吃的。父亲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我出去买了把挂面,自己煮了一碗,还放了个鸡蛋,知道你们不爱吃,也没给你们煮。”
我拉开厨房的抽屉,果然有一把已经拆开的挂面。我走出来,坐在父亲身边:“爸,您吃了大半辈子妈做的鸡蛋面条,还没吃够啊?”
父亲放下报纸,摘下老花镜看着我:“傻孩子,怎么会吃够呢?一辈子都吃不够,天底下所有的早餐,都没你妈做的鸡蛋面好吃。”父亲深深叹口气,“只是你爸,没这福气了。”
父亲说着,眼睛潮湿了,我想说些什么,却忽然哽咽。
同一种早餐,父亲和母亲,从20来岁就开始吃,日复一日,一直吃了40多年。她一直做,他就一直吃,从来不说厌烦,从来不要求更换。原来,在父亲心里,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早餐。我在此刻才明白,这也许是一起生活了40多年,从没有说过爱的父母,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爱是什么?是在没有了一个人的早上,另一个人,如此深深地怀念她曾做过的、一成不变的早餐。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劈砍香蕉树多汁的草茎,然后把剁碎的小茎丢到灶中大锅,与馊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我从大厅迈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口射时的微光,非常明亮。
"妈,给我两角。"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没闲吗?"母亲头也没抬,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现金角银。"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糖球上粘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粒。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跺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别人做皇帝,你怎么不去做皇帝!"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块,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做妈妈是怎么做的?连两角钱买金啖都没有?"
母亲不再作声,继续默默工作。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锤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柴刀咔的一声站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生为竹管,气急败坏地一言不发,劈头劈脑就打了下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蹦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追究,所以只要母亲一火,我们总是一口气跑出去了。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我正好奇的时候,发现母亲的速度异乎寻常的快,几乎像一阵风一样,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怖的感觉,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正生气了,万一被抓到一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火车路的小径,那是家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条都是枕木,铁轨博还通过旗尾溪,悬空架在上面,我们天天都在这里玩耍,路径熟悉,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跑,母亲往往不会追来,而她也很少把气生到晚上,只要晚一点回家,让她担心一下,她气就消了,顶多也吸是数落一顿。
那一天真是反常极了,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肯罢休。我心里虽然害怕,却还是有恃无恐,因为我的身高已经长得快与母亲平行了,她即使尽全力也追不上我,何况是在火车路上。
我边跑还边回头望母亲,母亲脸上的表情是冷漠而坚决的,我们一直维持着二十几公尺的距离。
"唉唷!"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上面,扑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妈妈?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汩汩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的流出,然后她把我拉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我用力拥抱着母亲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心版,重新显影。我记忆中的`母亲,那是她最生气的一次。其实母亲是个很温和的人,她最不同的一点是,她从来不埋怨生活,很可能她心里是埋怨的,但她嘴里从不说出,我这辈子也没听她说过一句粗野的话。
因此,母亲是比较倾向于沉默的,她不像一般乡下的妇人喋喋不休。这可能与她的教育与个性都有关系。在母亲的那个年代,她算是幸运的,因为受到初中的教育,日据朝代的乡间能读到初中已算是知识分子,何况是个女子。在我们那方圆几里内,母亲算是知识丰富的人,而且她写得一手娟秀的字,这一点是小时候引以为傲的。
我的基础教育来自母亲,很小时候她就把三字经写在日历纸上让我背诵,并且教我习字。我如今写得一手好字就是受到她的影响,她常说:"别人从你的字里就可以看出你的为人和性格了。"
早期的农村里,一般孩子的教育都落在母亲的身上,因为孩子多,父亲光是养家已经没有余力教育孩子。我们很幸运的,有一位明理的、有知识的母亲。这一点,我的姐妹体会得更深刻,她考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力排众议对父亲说"再苦也要让她把大学读完。"在二十年前的乡间,给女孩子去读大学是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的。
母亲的父亲--我的外祖父--在他居住的乡里是颇受敬重的士绅,日据时代在政府机构任职,又兼营农事,是典型读传家的知识分子,他连续拥有了八个男孩,晚年才生下母亲,因此,母亲的童年与少女时代格外受到钟爱,我的八个舅舅时常开玩笑地说:"我们八个兄弟合起来,还比不上你母亲的受宠爱。"
母亲嫁给父亲是"半自由恋爱",由于祖父有一块田地在外祖父家旁,父亲常到那里去耕作,有时借故到外祖父家歇脚喝水,就与母亲相识,互相间谈几句,生起一些情意,后来祖父央媒人去提亲,外祖父见父亲老实可靠,勤劳能负责任,就答应了。
父亲提起当年为了博取外祖父母和舅舅们的好感,时常挑着两百多公斤的农作物在母校家前来回走过,才能顺利娶回母亲。
其实,父亲与母亲在身材上不是十扫相配的,父亲是身高一米八的巨汉,母亲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十,相差达三十公分。我家有一幅他们的结婚照,母亲站着到父亲耳际,大家都觉得奇怪,问起来,才知道宽大的婚纱礼服里放了一个圆凳子。
母亲是嫁到我们家才开始吃苦的,我们家的田原广大,食指浩繁,是当地少数的大家族。母亲嫁给父亲的头几年,大伯父二伯父相继过世,家外的事全由父亲撑持,家内的事则由二伯母和母亲负担,一家三十几口衣食,加上养猪饲鸡,辛苦与忙碌可以想见。
我印象里还有几幕影像鲜明的静照,一幕是母亲以蓝底红花背巾背着我最小的弟弟,用力撑着猪栏要到猪圈里去洗刷猪的粪便。那时母亲连续生了我们六个兄弟姐妹,家事操劳,身体十分瘦弱。我小学一年级,幺弟一岁,我常在母亲身边跟进跟出,那一次见她用力撑着跨过猪圈,我第一次体会到母亲的辛苦而落下泪来,如今那条蓝药花背巾的图案还时常浮现出来。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缺乏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家前的一片芒花,到番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样的白,母亲的发墨一般的黑,真是非常的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还有一幕是,大弟因小儿麻痹死去的时候,我们都忍不住大声哭泣,唯有母亲以双手掩面悲号,我完全捍不见她的表情,只见到她的两道眉毛一直在那里抽动。依照习俗,死了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出殡那天,要用拐杖击打棺木,以责备孩子的不孝,但是母亲坚持不用拐杖,她只是扶着弟弟的棺木,默默地流泪,母亲那时样子,到现在在我心中还鲜明如昔。
还有一幕经常上演的,是父亲到外面去喝酒彻夜未归,如果是夏日的夜晚,母亲就会搬着藤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都睁不开眼睛而倒在地上睡着。
有一回,她说故事到一半,突然叫起来说:"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的狗互相追逐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哗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美得让我们都呆住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上流露站欣悦的光泽,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多么美丽,只有那时母亲的美才配得上满天的萤火。
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的身侧,看萤火虫一一地飞入芒花,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父亲果然未归,远处的山头晨曦微微升起,萤火虫在芒花中消失。
我和母亲的因缘也不可思议,她生我的那天,父亲急急跑出去请产婆来接生,产婆还没有来的时候我就生出了,是母亲拿起床头的剪刀亲手剪断我的脐带,使我顺利地投生到这个世界。
年幼的时候,我是最令母亲操心的一个,她为我的病弱不知道流了多少泪,在我急病的时候,她抱着我跑十几里路去看医生,是常有的事,尤其在大弟死后,她对我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我今天能有很棒的身体,是母亲在十几年间仔细调护的结果。
我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平凡人之一,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无数伟大的母亲之一,她是那样传统,有着强大的韧力与耐力,才能从艰苦的农村生活过来,不丝毫怀忧怨恨,她们那一代的生活目标非常的单纯,只是顾着丈夫、照护儿女,几乎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存在,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忧病都是因我们而起,她的快乐也是因我们而起。
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已经完全不见了,盖起一间一间的秀天厝,现在那些芒花呢?仿佛都飞来开在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那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不禁百感交集。尤其是父亲过世以后,母亲显得更孤单了,头发也更白了,这些,都是她把半生的青春拿来抚育我们的代价。
童年时代,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星星点点,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也不再有了,只有当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哗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自从爸妈关注了我的社交网络,我就很少更新了。虽然好久不更新,但每次打开,最近来访处总是我妈头像在最前边。想起当年我暗恋某人,头像总在她空间最前面,她却不予理会。我却不能对我妈的来访无动于衷,只好渐渐不更新了。爸妈果然等到后来忍不住问我,我仰着脖,坦率地说,更新到别的地方去了。
再后来,有了朋友圈。朋友圈好就好在,你给一个人留言,除了共同好友,别人看不到。搞得我很长时间以为很多人只和我有互动,可见它是维护吊丝自尊心的利器。因为许多真相,毕竟以不看到为好。看到,就未免残忍。
可我开始并不晓得这点呀。还记得我发第一张照片上去,很快就收到一些留言,我妈赫然在列。别人留言都是在问照片:在哪儿拍的?好不好玩?你也来混朋友圈啦?只有我妈对照片完全不关心,对各种好吃好玩的视而不见,上来逮住我就问:“咳嗽好点了吗,周末怎么过的呢。”看了她的留言,我是什么反应呢?我的反应就是,我觉得她的头像该换换了。
我妈的头像是一碗豆面条,在家自己做的。我不喜欢吃豆面条,豆面条不仅不好吃,连卖相都不好。我妈可能是一时找不到照片,又不爱自拍,就随手拍张豆面条当头像了。低端了,低端了,不是吗?我朋友圈里有好多吃货,甚至是伪吃货,她们也会用食物当头像,但一定不仅仅是食物,还有奢华的餐馆,考究的桌面,别致的饰物作为背景。我妈的头像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普通的饭桌,一碗再低调不过的豆面条。如你所知,我是虚荣的。年轻人的一切虚荣,我这里都不缺乏。我有些介意被朋友看到,我妈妈的头像是一碗豆面条。
我把电话拨回去,先说咳嗽好多了,再问问家里忙不忙,天气冷不冷,最后,我亮出本意,建议我妈把头像换了。我说,人家都用自己的照片,你怎么不用照片当头像呢。我妈不知道说什么,只好呵呵。我说,你有事直接发微信就行,别在朋友圈留言了,这头像也太土气,人家看见不好。我妈说嗯。挂掉电话,我觉得有点对不住我妈。
到了下午,她还真把头像给换了,是一张绿色植物,感觉好多了。不过,从那以后到现在,她一直没再给我照片下留言过。没想到我从小就不听她的话,我的话她却这么听。
那一阵儿我狂发照片,今天到这玩儿,明天到那玩儿,都发上。有时候,我挺希望我妈点个赞什么的.。但她可能是怕我不高兴,就没有点。渐渐地,朋友圈玩腻了,感觉没啥意思。那些成天刷屏的人,还不是在尘世的孤单中硬要抓住一些虚妄的慰藉么。社交网络之于安慰,大约就如酒精之于清醒吧。
我不喜成天在朋友圈狂晒情绪的人,若非有点幽默和自我调侃的精神,就只剩下把负能量扩散给别人。其实,负能量也不一定就是负能量。你的负能量,在别人那里可能就会转化为正能量。因为你的遭遇对大家起到了安慰的效果。有同事在朋友圈里发感情状态,和老公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别人看了眉头一舒——原来我家里的麻烦事,还都算不上事儿。
我因此悟出发状态的原则了:真正的大事,不发,憋烂在肚子里也不发;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发,不仅可以发,还要添油加醋一百倍,往夸张了去说。这才是娱乐的精神,既娱乐自己又娱乐大家。所以我现在一般只发中国梦了。
前天,我屋里暖气坏了。好在房间隔热效果不错,温度没怎么降下来。暖气片凉了足足一天我才发现。我顾不上联系供暖公司,先在朋友圈发了条状态:“暖气坏了一天,要被冻成狗了。”
发完,我乐颠颠出门了。我知道,要不了多久,就会收到一些同情和安慰。点赞党是永不缺乏的,因为世上再没有比触手可及的安慰更便捷的事情了。拍马屁还要用上五个手指头,点赞只需一个食指就够了。所以,我就是个点赞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我在小区里寻找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时候,雪片般的安慰如期而至。我把手机塞在兜里,并不打开看——外面是真的冷,零下八度的气温,我会为了看几个赞把自个儿冻成狗吗?那样我就笨成狗了。
我趾高气昂地走在去居委会的路上。我知道朋友圈的赞数会一直增加,就如秋天会收获满满一筐的苹果。这时,短信响了。
不用任何思索,我知道是我妈。百分之百没跑儿。在这时候直接发短信的人,除了她老人家还能有谁呢。我掏出了手机。果不其然,她说:“那么冷怎么办呢?暖气修好了没?”
我出溜着手,找个避风的地方回她:“也没太冷,室内十六七度呢。”
可是室外冷啊,打完这几个字,我的小爪都冻成红萝卜了。
赶紧塞进兜里,却又怕她不相信,又掏出来补了一行:“已经报修物业了,马上就来修。”
再次把手机揣回兜里,我觉得自己真是矛盾,或者说,生活原本就很矛盾:在朋友那里,我要努力装成被冻成狗的样子。纵然如此,谁都明白,我不会被冻成狗。而偏偏有人,就算我吃着火锅撸着烤串喝着啤酒,她还是一样会担心我冻成了狗。怎么解释,都抹不去这丝丝入扣的担心。
这大概就是关注的真正含义吧:并不想给你的生活添哪怕一丝打扰,却时时刻刻为你的饥寒提心吊胆着。
“与世长辞”说的这样贴切,长久辞别鲜活的人世,去哪里了呢?不知,只知永不再相见,连梦里亦不曾见。今天是父亲的节日,普天同庆,我也只有追思过往,再回味一下父爱的滋味罢了。
有些记忆还生动地活着,关于父亲和我的。为此,我觉得生活留给我的不只有苦难,还有些许甜美,像微明的光,不可得只可远远观望。这微明的光里,父亲还活着,而我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快乐。
我不记得事情的前后,不太清楚是什么样的季节,唯独记得父亲背上的硕大包裹,记得父亲手里提着的馓子(一种油炸小吃),平常很少吃到。我一直跑着,向父亲的方向,我的眼光很亮,仿佛一下子就能锁定父亲的位置。
我至今犹记得当时自顾的喜悦,不知道有没有叫爸爸,如果知道后来的悲伤,我就多叫几声。接过父亲手中的馓子,我迅速跑回家里,也让妈妈和弟弟知道这个天大的喜讯。对我来说,爸爸回来,除了单纯的快乐,还有餐桌上丰盛的食物,这都是我小小的心满意足。那个年纪,还不知生活的愁。
我牵过爸爸的大手,他的手粗糙不平,长满老茧,但就是那样的手,却有一种穿透世间万物的力量,安定祥和。我与他的对话,有些淡薄了,但确实有过那样言语的交流。我还记得他走在乡间小路上的背影,记得他边走边用嘴吹出美妙的旋律,那些旋律是他教我熟悉的,却是我无法体会的一种心情。
乡村的孩子就像笼子里飞出的鸟,从早晨出去,一直到天黑才归家。小时候,是怎么玩也玩不过瘾的。去墓地里看石碑上的刻字,村子里的辈分排名就是从那里学来的。去水坑边挖泥巴玩,下池塘捉小鱼小蝌蚪,养在玻璃瓶里,那时的.生活,总觉得无论如何都过不尽。
小孩子的天真与淘气,大概是不分好的坏的都学来炫耀一下,口哨与我就是这样,只是觉得新鲜,便随口会吹了。当我在昏黄的灯泡下,吹响了口哨,爸爸的脸立马变成了青色,要知道他是好脾气的大善人,惹他生气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时,也不觉得害怕,不怕他为此再也不爱我。长大了,我才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风雨吹不散的。
小时候,特别是夏天,除了有天热蚊子咬的苦恼外,还是颇有趣味的。天刚傍黑,我就带着瓶子去捉飞在低空的萤火虫,莹莹的绿光,闪烁不息。捉它不是来玩的,而是为了喂饱那几只毛发亮的胖鸭子,多多生点蛋。
为了解馋,爸爸也常常带着铲子到路上、田里去捉爬叉(学名叫蝉),那个东西,洗净,放在缸里用盐水淹好,第二天便可以捞出来,用油一炸,喷香喷香的。放在嘴里细细咀嚼,这香便一下子从嘴里窜到了心里。
爸爸带我们玩,那是仅有的一次。落日衔山,爸爸的心情似乎也格外的好。他主动发动小伙伴们,一起去山里的大池塘。爸爸的喜悦在脸色,开出两朵大大的花来。我喜欢他的笑,那是难得的快乐。他长年病着,有什么欢笑可言。
那天,他似乎忘记了所有的忧愁。我记得他很兴奋地教我们捕捉大龙虾,只可惜,时间磨掉了故事的细节,这也是我幸福里,小小的遗憾。
爸爸在短暂的生命里,给了我所有的爱,连弟弟亦是嫉妒的。不论天气如何,爸爸总会等待我放学回家。那个时候,我只觉得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在放学的路上,当爸爸看到我,便会迎上去,帮我拿沉重的书包。他会叫着我的小名说“我给你留好吃的了”。这样的场景,我想再拥有一次,就算我贪心也好。
爸爸的坟地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我从来没有去看过他。只是远远望着,就生出无尽的冷寂与伤怀。
我还记得父亲离开时的容颜,没有半分令我恐惧的神色,祥和自然。我永远无法得知一声声的小名背后是怎样的不舍与安排,可知他对我的爱有多深,对我的期望有多重!
当我守在他冰冷的躯体旁,我没有太多的眼泪,也许真的是大悲无声。在送走他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我听到别人喊爸爸,会不自知地流泪。到他曾经到过的地方,也会流眼泪。当深夜醒来辗转难眠的时候,会边想边流眼泪,不知何时入了眠。
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也是一场缘分。只不过,子女要目送着父母渐行渐远,他们却说不必送。而我的父亲,没有渐行渐远的目送,只是突然之间就不在了。父亲,你叫我如何不遗憾呢?
随着年龄的渐长,我渐渐领悟到,死别也是一种生命的意义,它教我认识“放下”。
爸爸,愿你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