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唯美

乡下的年味,精选文章阅读

分类:唯美时间:2019-03-31 17:09:49关键词:乡下的年味,精选文章

 在生活越来越精致的今天,城市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人们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平时也这样吃,越来越不新鲜。”是的,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快节奏,加上吃穿不愁,谁还有心思操办过年。如果说心中还有点念想,充其量也就是定一桌年夜饭,一家人乐呵乐呵。可是,在老家丰县的乡村年味依然别样浓。

在故乡,吃了“腊八粥”,年的脚步便越来越快,年的味道纷至沓来:香味扑鼻,土味盈怀,诗味撩人,情味醉人。真可谓:年味四溢引人醉,醉了味蕾醉人心。

香味扑鼻,腊八粥淡淡的粥香尚未散尽,各种香气便粉墨登场。也许“年”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因此,农民对年格外重视,过年又是农闲时节,村民们有更多的时间操办年货。他们像选秀的主办者,集市、农贸市场、超市被他们挑剔的眼光一遍遍一层层审视,淘汰遴选直至把最中意的选为己有。一只只家禽,一个个土鸡蛋,一条条鲜鱼,一头头猪羊,一枚枚鲜果,一把把时令蔬菜,陆续进入农家院。

于是,蒸馍的馨香,过油的浓香,煎炸炖煮,烟雾缭绕,荤素搭配,活色生香,整个村庄被香味浸泡着、包裹着、缠绕着。走在大街小巷、角角落落到处弥漫着食品的香味。香味阵阵,浓香扑鼻;流连故土,沉醉其中。

土味盈怀,所谓土味就是乡土的味道。俗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同是过年,共同的是欢乐喜庆,可是因各地风俗的不同,信仰的差异,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会出现巨大的差异。故乡丰县人特别讲究要回老家过年。无论高低贵贱,无论路途遥远,无论风雪严寒,只要有一线可能,丰县儿女都会想办法回老家,陪父母过年,否则会遭人嘲笑,被人看不起。

乡下的年味,精选文章阅读

于是,丰县儿女故土情怀尤重,非常注重回故乡陪父母过年。尽管回家的路障碍重重,可是被浓浓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折磨的游子,将不畏一切地踏上酷寒拥挤的回乡之路,在困难和受罪的双重压榨下编织一个与亲人团聚的甜蜜的梦。一路呼啸,心中呐喊,回家过年,过年回家。

为什么一定要回乡过年,回到那个生你养你的故土过年?因为过年就要有乡土味,那片故土贮存着我们童年的梦,寻梦、寻根是一个人固有的基因。因此,我们的生命不能没有乡土味,缺少了这点土味,就会多一份思乡和离愁,你过年的快乐和幸福将大打折扣。

正是土味盈怀,在外地拼搏的丰县人,腊月二十前后,便日夜兼程往老家赶,为的是过年时土味盈怀。土味对游子来说没什么东西可代替它,用金钱是买不到的。那怕你富甲一方,身家过亿,官至极品,呼风唤雨,也想回老家过年。这就是故土难离,思乡情怀。“胡马嘶北风,越鸟恋南枝。”恋的是故乡,爱的是土味,禽兽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农村的年,如诗如画,诗意撩人。开阔的视野,无尽的蓝天;青青麦苗,袅袅炊烟;纵横阡陌,红霞满天,渲染出乡村阔大悠远古朴美妙的意境。“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乡村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早。写春联,贴年画,蒸馍过油,洒扫庭院,燃放烟花炮竹,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热情把家乡的年涂满了诗意。

走在故乡的大街小巷,悠然地欣赏家家户户的新春联,在字斟句酌和领略把玩中,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吟咏着诗经汉赋的古朴,品味着唐诗宋词的豪放,吮吸着故乡淳厚的浓香,呼吸着老家清新的空气,听着啾啾的鸟鸣,整个人融入了乡村那田园诗独有的意境,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些是在城市过年看不到,听不到,品味不到的。

这诗情画意的故土,这诗意撩人的春节,让人心旌摇曳,心花怒放,神采飞扬。别样的,诗意撩人的乡村热闹的年,实在值得那些对过年渐渐失去动力的人们深思,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手头越来越宽裕,生活越来越忙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诗意的过年,更需要生活多一点乡村的浪漫。

别说那令人垂涎的腊肉、喷香爽口的糍粑、甘甜醇厚的米酒,单就空气,就已清新到让人飘飘欲仙,如痴如醉……乡下的年味,是城里人无法体验得到的。

逃离城市的喧嚣,回到久违的故乡,情绪为之一爽。漫步月亮山下的竹林,细听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春天的歌谣;踱步村前的三口方塘,一泓井水依旧叮叮咚咚,流过小沟,流向宽阔的田野。一种舒服便从脚下向全身蔓延,情绪瞬间就温馨透亮。

沿途听到年猪和大公鸡的尖叫声,不久就见到一片片五花肉和着白萝卜丝在一个铁锅里炒,然后热气腾腾地端上了八仙桌,伴随一碗一碗温热的米酒,一齐转成了乡里人淳朴而爽朗的笑声。[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满爷爷将雪白的糯米饭从滚烫的蒸笼里盛出来,倒进一个石窠里,两个堂弟各持一根木杵,你一下我一下将糯米饭舂成猪板油一样的一团,随着一声:“起”,倏地将粘在杵上的一团白云举到铺满米粉的桌子上。三四个小女孩用纤嫰的手,把大米团捏成一小团一小团,分别放进雕着花的印板上一压,便成了印有图案的糍粑,再用毛笔在花中点上一品红,那圆圆的糍粑就像花一样好看。

村里今年又盖了几座新楼房。走近母亲家对面的一座新楼,见大门的两侧,已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墨迹尚未干透,字虽写得歪歪扭扭,但围观者的笑声倒是震得山响。小媳妇们穿着俏丽,窈窕的身姿忙成了村里最靓丽的风景。孩子们的新衣裳,在屋场上下花团锦簇地舞动。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味和嘈杂的声音,人们忙碌并快乐着……

晚饭后是乡下最悠闲的时光,家人们围坐在烧着通红柴火的灶屋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些不着边际的话语。七十五岁的老母亲虽然腿有点瘸,但仍要把握这一年一度的难得机会给儿孙们“上课”,“做人就像烧柴火。柴火要空心,做人要谦虚”“做人要懂得感恩。这年头种田不要钱了,国家还给我们钱,咱们日子好过了,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母亲絮絮叨叨,子女们洗耳恭听,连连点头,一个个奉上会心的微笑。

夜深了,我翻看手机上满屏的新年祝福,感觉乡下的年味似乎更浓了。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