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①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②。有人珥③两黄蛇,把④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⑤生信⑥,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⑦,逮⑧之于禺谷⑨。将⑩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①大荒——极荒远的地方。
②成都载天——传说中大山的名字。
③珥——用珠子或者玉石制作的耳环。这里用作动词,是挂、戴(耳环)的意思。
④把——握着,抓着。
⑤后土——古人对大地的称谓。这里指地下世界的统治者。
⑥信——这里是姓氏。
⑦日景——太阳的影子。这里就是指太阳。
⑧逮——捕,捉。
⑨禺谷——古代传说中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也叫“禺渊”、“隅谷”、“虞渊”。
⑩将——做,进行。
河——指黄河。
大泽——古代的水泽,在雁门山的北边。
此——指前边说的成都载天山。
《山海经·大荒北经》——《山海经》,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作者不可考。多数学者认为不是出于一个人之手,也不是同一个时代写的。其中有十四篇可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四篇是西汉初年写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大荒北经》是这本书十八篇作品之一。
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入日——跑到太阳里。这里指追上了太阳。
河、渭——黄河和渭河。渭河,发源于甘肃,流入陕西,和径水汇合后流入黄河。
不足——意思是喝干了河、渭还是不解渴。
邓林——桃树林。“邓”和“桃”古代读音相近。《山海经·中山经》说,夸父山北面有一片树林就叫桃林。
【作品简介】
在极荒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成都载天。有个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当耳环,手里还攥着两条黄蛇。他的名字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又生了夸父。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上太阳,终于在禺谷抓住了他。夸父喝光了黄河的水,还是不解渴,又向大泽奔去,还没跑到,就渴死在这个地方了。
夸父和太阳赛跑。他跑到太阳里,觉得口渴,就喝黄河和渭河里的水。黄河和渭河里的水不够他喝的,他又向北跑去,想喝大泽里的水。他还没跑到,就渴死在半路上了。倒下去的时候,他扔掉手杖,那根手杖变成了一大片桃树林。
远古时候,在北方大荒中的一座叫做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住着夸父族的人。据说,他们是大神后土的子孙,个个都身材高大无比,力量惊人,性格勇敢坚强而又诚实笃厚。
有一个夸父族的巨人,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向西方隐没下去,然后黑暗无边的长夜就降临了,直到第二天的早晨,太阳才再从东方升起来。巨人夸父心想每天晚上,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把它固定在天空中,让大地不分昼夜一直都是光辉灿烂的。
于是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在原野上如风般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瞬息间就跑了一两千里路。
他这一追,一直把太阳追到禺谷。禺谷,就是虞渊,也就是太阳沉落的地方。
还不等太阳落下去,长腿善跑的巨人夸父就已经追到了。一团红亮的火球就在夸父的面前,使他周身完全处在光明的围绕之中,他情不自禁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面前的太阳捉住。
就在这时,他喉咙里忽然感到一种极其烦躁的口渴,使他简直无法忍受。这当然并不奇怪,因为他这样近距离的被酷热的太阳烤炙着加上奔跑了很长时间,实在有些筋疲力尽了。
他只得暂时放弃了想要追捕的太阳,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水里的水。经这么咕嘟嘟地一喝,霎时间两条大河的水都被他喝干了,可是即使是这样,仍然没有解决他那烦躁而难受的口渴。
他继续向北方跑去,准备去喝大泽里的水。大泽又名瀚海,在雁门山的北边,是鸟雀们孳生幼儿和更换羽毛的地方,纵横有千里宽广。这虽然是一处好水泉,可以给寻求光明的巨人解除口渴。可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因疲累口渴而死了。
他高大的身躯像一座大山一样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这位巨人的倒下而发出轰然的震响。这时太阳正向虞渊落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涂抹在夸父的脸颊上。夸父遗憾地看着正在西落的太阳,唉!!!地长叹了一声,把手里拄着的杖奋力往前一抛,便闭上眼睛长眠了。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又从东方升起,用它的金光来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毙在原野上的夸父,已变成了一座巍峨的高山。山的北边,有一片绿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就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他把这些滋味鲜美的果子,送给后来追寻光明的人们解除口渴,使他们一个个体健口润,精神百倍,勇往直前,不达到目的,不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