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建安时期涌现的七位文学大家的统称。建安七子主要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他们对诗、词、歌、赋、文的发展都作出不少贡献,被视为东汉末年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建安七子当中,王璨被后人推为“建安七子之首”。
东汉末年,曹氏父子大权在握,除去名利场上的争夺,曹氏父子三人均爱好文学。建安七子之中除了孔融,其他六位在历经离乱之苦后纷纷投奔曹操,抱着建功立业的心,也视曹操为知己,于是形成了以三曹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建安七子在诗赋方面,尤以王璨的成就最高。王璨有首《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用直白的语言记录了乱离之世的所见所闻,读罢此诗,战乱带来的饥荒场景展现眼前,作者对战乱的无奈和对平和盛世的期盼跃然纸上。故而南北朝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指出:“仲宣(王璨)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
前文说过,建安七子当中,除了孔融本人,其余留人都将曹操视为知己,都想着建功立业。而孔融,之所以不投靠曹操,源于两人政见的不合,没多久,孔融就被曹操处死。孔融已死,但是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并未被抹灭。孔融被曹操杀害后,曹丕以重金向天下广征孔融的文章,可见,孔融的文学成就也是极高的。其余六人投靠曹操之后,除了阮瑀早死之外,其余五人全都死在了建安年间的一场瘟疫当中。